1. 單反下雪怎么拍
1
任何一款數(shù)碼單反相機。因為拍攝方法原因,成功率很低,所以數(shù)碼比較劃算。另外,如果你有越多的像素越好,這樣裁切后的畫面仍然很大。當然,如果你和我一樣只有一臺1000萬像素的機器也不必擔心什么,通過稍微麻煩的后期仍然能找到很多細節(jié),效果同樣令人滿意。
2
一顆微距鏡頭。可以是像我一樣的佳能100mm微距,也可以是反接的鏡頭,當然如果有類似佳能1-5X放大微距鏡頭是更好了,因為雪花很小,即使1:1的百微拍到后也需要截圖才夠用。
3
一只固定在三腳架上的閃光燈,一片固定在閃燈前的色片。我用的是用離機TTL線連接的佳能580EX2,和一塊橙色的透光布(山寨柔光罩上的)。之所以用TTL線連接,是方便調節(jié)閃燈的輸出。其實燈倒是無所謂,用什么閃燈都可以。
4
塑料片和保鮮膜需要預冷。
我們平常更多聽到的是“預熱”這個詞兒,比如汽車。但這里,由于雪花結晶實在是太脆弱了,承載它的物體只要稍微有點溫度,它就會融化,速度絕對比任何嚴謹?shù)刈詣訉够蚴謩訉苟家?。并且導致你必須停下來擦拭塑料片或者更換保鮮膜,浪費時間。
5
保證你自己的熱度。
這里的熱度,即是指你要穿的暖和,也是指你要保持拍攝的熱情,耐心,毅力。因為不是所有雪花都能落在你準備好的透明材料上的。也不是所有落上去的雪花都那么完美,人家畢竟是高空墜落還不帶降落傘的。
6
由于像素不足,布光和背景不是很理想,作為承載雪花的塑料片和保鮮膜有劃痕和褶皺,還有在上面七扭八歪、亂作一團的雪花。所以后期需要用到磨皮和銳化的功夫,這相信大家都會。也需要一定程度的后期上色,布光的工作。
2. 單反如何拍下雪
我們可以將白平衡選擇為手動白平衡,然后對著白雪按下快門鍵,就能實現(xiàn)自定義白平衡的定義。
通常,在下雪天,天氣會顯得較為陰沉,但一般而言,數(shù)碼單反的自動白平衡在陽光充足的情況下容易得到正確的色調,而在這種天氣條件下往往不能得到最準確的效果,如果使用自動白平衡,那么拍攝到的雪景將會發(fā)灰,看上去缺少通透的感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將白平衡選擇為手動白平衡,然后對著白雪按下快門鍵,就能實現(xiàn)自定義白平衡的定義。
3. 單反雪天拍照注意事項
晚上拍攝雪景,首先用三角架,宜盡量選擇黑白反差較大,或者色彩對比較鮮明的拍攝對象構圖,用遠、中、近三個不具有同層次或者不同對比度、不同色彩明暗的景物提高空間感,使照片顯得層次豐富,并在有條件時注意冷暖對比,以突出主題或者增加韻味。
小光圈景深和通透感都會增強,在以白為主,許多事物被覆蓋的天地里,要獲得足夠的層次,也是本人建議光圈設置不宜過大的原因,這個就不多說了。
特別是既要表現(xiàn)飛雪,又要表現(xiàn)景物或者人物的時候,沒有通透的景深效果,很難拍出好的照片來。
4. 相機如何拍下雪
1 拍攝時機。 當雪花覆蓋大地,覆蓋物被太陽照射后會多角度反光,所以應該避開太陽過于刺眼的時候,選在某個晴天的清晨日出前后或傍晚,這時的光線比較能夠拍攝出雪的質感和層次。
2.
逆光拍攝。 拍雪景盡量不要用順光,因為順光拍攝很少看到陰影,效果會顯得十分平淡。逆光拍攝,拍出的雪景效果才顯得晶瑩剔透。逆光會給冰雪鑲上一層閃亮的輪廓線,冰雪質感也會很突出。另外如果是雪花飄落的時候拍攝,除了逆光外,如果是暗黑色的背景,雪花的效果會更加凸顯。 但如果是拍雪景人像,最好避免逆光拍攝,因為人的皮膚與白雪的曝光值相差太大,也就是如果照顧了人,雪地就會高光溢出而顯得慘白無層次;反過來,照顧了雪那么人就會曝光不足,色彩灰暗。當然,如果能有個反光板為人物補光,逆光人像的效果還是很精彩的。
5. 單反相機雪天怎么拍
冬天無論是飄落肩頭晶瑩剔透的雪花,或是漫天飛舞的鵝毛大雪,都給人以不可侵犯的圣潔感。單反相機拍雪景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雪景曝光不同于常規(guī)的曝光,雪地在晴天的陽光下反射光會非常強烈,所以很難定一個曝光值來拍一個場景,通過“白加黑減”原理適當調整增加0.7~2EV,這樣就可以拍攝出好的效果。如果為了表現(xiàn)畫面晶瑩剔透的氣質,需要以雪作為側光基準,使用點測光的方式對雪面?zhèn)裙?,并在此基礎上增加1.5檔至2檔的曝光值,在還原雪面明亮的白色同時,注意保留雪面的質感細節(jié)。有條件的朋友可以選購一些濾光鏡來拍攝,以此達到最好的效果。
二、單反照相機的自動白平衡一般設置為5600k左右,以能適應絕大多數(shù)光線環(huán)境下的拍攝,但對于過暗或過亮以及復雜光線,單反相機的自動白平衡就往往會失靈。雪景就是屬于“過亮”的范疇。所以建議在拍攝雪景時可以嘗試采用手動控制白平衡,試試將相機的白平衡調整到8000k-10000k 的位置試試效果。
三、偏振鏡(PL鏡)是拍攝冰雪時特別有效的輔助濾鏡。它可以有效地消除反光和強化吸收藍紫色光線而不影響其他色彩。這樣在晴朗的天氣里,藍天白雪都會表現(xiàn)在十分出色,否則將會丟失冰雪的層次,拍出來的畫面與你看到的景物有很大差異。
具體參數(shù)設置:在拍攝雪景類作品的鏡頭選擇上以長焦、廣角為主。器材有三腳架、偏光鏡、遮光罩等。如果想反應飄落的雪花的動態(tài)感覺,可以通過使用快門優(yōu)先(TV)的模式,控制快門速度的方法來實現(xiàn)。一般來說快門速度在1/60秒以上,雪花會被凝固成白色的圓點。
快門速度在1/15秒~1/60秒的時候則可拍出被風吹卷的雪花的流動感,飛舞的雪花可以形成一道道的線條,快門速度越慢線條越長,此時應該三角架,避免畫面其他景物的模糊。用標準鏡頭可用f/11或用f/16的光圈,距離標尺放在5米上。
6. 單反如何拍雪
有影響,低溫導致電池更不耐用
冬季的低溫對數(shù)碼相機影響最大的就是電池電量,在零下溫度環(huán)境下,電池會掉電很快,續(xù)航能力也就只有夏天一半的樣子,拍不了多少張就會報警自動關機,所以冬天在室外拍攝時,最重要的就是帶上備用電池,以防萬一。當然機器越高端,抗凍能力也會越強些。另外就是當電池出現(xiàn)無法供電使用時,可以取出電池,將其包裹于衣服內,讓其接觸體溫保暖,這樣就能更好的供電。
在拍攝的過程中也有兩種方式可以延長相機的使用時間。首先就是注意相機和備用電池的保暖:可以購買冬季相機防護罩老保暖,或者將相機和備用電池貼身攜帶,借助體溫來保暖。其次就是合理省電:比如改用光學取景器替代液晶屏取景,電動鏡頭盡量少來回變焦,開啟自動關機功能、關閉無線功能等,這樣可以盡可能的多拍一些照片,還有一招就是沒電自動關機的時候,把電池拿出來捂一會,一般可以再多拍個一兩張,可以救急用。
問題二:相機進霧結霧
戴眼鏡的朋友冬天應該都會有過這樣的經歷:從室外進入室內后,鏡片上會結層水霧,相機也會有此困擾,而且后果更嚴重,濕氣會對相機內部的電路造成破壞。
其實出現(xiàn)這種情況就是室內的水蒸汽接觸到低溫的相機表面液化的結果,所以當我們要進入室內的時候,可以先將相機放入塑料袋中密封好,這樣當你進到室內后,濕氣就會凝結在塑料袋外面,而不是相機和鏡頭表面。萬一相機受潮了別急著開機,應該在室內放置一段時間等濕氣揮發(fā)了再使用或者可以用電吹風吹一下,但記得要用常溫風。
問題三:白茫茫一片怎么拍好雪景
雪景是冬天最獨特的景觀,也是很多網友冬天必拍的題材,在雪天拍照更要對相機進行全方位的保護,因為這種環(huán)境里對相機造成損害的兩種條件都存在:又冷又濕。
最好是選擇有遮擋的地方拍攝或者給相機套上防水套等護具,避免雪花直接落到機身和鏡頭上,一旦落上可以用脫脂棉或鏡頭紙將雪花及時擦掉或用氣吹清除,溫度低的時候千萬別用嘴直接去吹,因為嘴里吹出的熱氣會使雪花融化后又迅速結成霜粘在鏡頭上,麻煩更大。
測光:拍攝雪景時往往會出現(xiàn)畫面偏暗的情況,表現(xiàn)不出雪的潔白和純凈,這主要是因為相機的測光原理造成的,除了使用純手動檔,普通網友可以通過調整曝光補償來改善,一般是“白加黑減”,即拍攝大面積白色時,適當增加曝光補償。
構圖:滿眼白茫茫的一片是很漂亮,但拍出來的畫面卻過于單調不一定好看,大家可以在雪景中增
7. 單反相機怎么拍下雪
我們看到的很多雪景圖片不都是相機拍攝的嗎?在寒冷的冰凍雪地里用單反相機拍攝是完全可以的,但是器材使用或保管不當也會存在很大問題,比如鏡片結霜,電池很快沒電,水氣結露等等給正常使用帶來困擾,甚至可能使相機故障、損壞。冬季極端天氣下使用單反相機室外拍攝還是需要一些保護措施,一個好的相機包還是必要的,除了保護相機功能外,也能起到隔離外界溫度不致突然大的變化產生鏡片霧化結霜或故障影響相機使用。外出拍攝要準備一個防寒罩,作用當然是防凍保暖,延長電池使用時間。室外拍攝過程不要去做插撥更換儲存卡的操作,易發(fā)生損壞儲存卡。備上幾個能包裹相機的塑料袋,當拍攝完準備返回前先用塑料袋把相機嚴實密封后放入相機包中再返回溫暖的室內,幾個小時內不要去打開這個塑料袋,避免水汽結露損害相機。嚴寒氣候下室外拍攝時,一些配件如腳架,偏振鏡損壞率是很高的,拍攝完成后不要急于收拾,待回到室內放置一段時間再收拾為好。最后提醒下零下十幾度長時間使用單反相機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手指,這個可比相機值錢。
8. 單反雪景怎么拍
一、雪景曝光不同于常規(guī)的曝光,雪地在晴天的陽光下反射光會非常強烈,所以很難定一個曝光值來拍一個場景,通過“白加黑減”原理適當調整增加0.7~2EV,這樣就可以拍攝出好的效果。如果為了表現(xiàn)畫面晶瑩剔透的氣質,需要以雪作為側光基準,使用點測光的方式對雪面?zhèn)裙?,并在此基礎上增加1.5檔至2檔的曝光值,在還原雪面明亮的白色同時,注意保留雪面的質感細節(jié)。有條件的朋友可以選購一些濾光鏡來拍攝,以此達到最好的效果。
二、單反照相機的自動白平衡一般設置為5600k左右,以能適應絕大多數(shù)光線環(huán)境下的拍攝,但對于過暗或過亮以及復雜光線,單反相機的自動白平衡就往往會失靈。雪景就是屬于“過亮”的范疇。所以建議在拍攝雪景時可以嘗試采用手動控制白平衡,試試將相機的白平衡調整到8000k-10000k 的位置試試效果。
三、偏振鏡(PL鏡)是拍攝冰雪時特別有效的輔助濾鏡。它可以有效地消除反光和強化吸收藍紫色光線而不影響其他色彩。這樣在晴朗的天氣里,藍天白雪都會表現(xiàn)在十分出色,否則將會丟失冰雪的層次,拍出來的畫面與你看到的景物有很大差異。
具體參數(shù)設置:在拍攝雪景類作品的鏡頭選擇上以長焦、廣角為主。器材有三腳架、偏光鏡、遮光罩等。如果想反應飄落的雪花的動態(tài)感覺,可以通過使用快門優(yōu)先(TV)的模式,控制快門速度的方法來實現(xiàn)。一般來說快門速度在1/60秒以上,雪花會被凝固成白色的圓點。
快門速度在1/15秒~1/60秒的時候則可拍出被風吹卷的雪花的流動感,飛舞的雪花可以形成一道道的線條,快門速度越慢線條越長,此時應該三角架,避免畫面其他景物的模糊。用標準鏡頭可用f/11或用f/16的光圈,距離標尺放在5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