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適馬18-35對焦速度
適馬 Art 18-35mm F1.8 DC HSM基本參數(shù):
最近對焦距離:28cm
放大比:1:4.3
濾鏡直徑: 72mm
尺寸長度:78mm x 121.0mm
重量:810g
810g的重量就是有點重,4000多元的價格接近全畫幅鏡頭的價格了,但是我覺得還是很值得入手。
畫質(zhì)非常的好, 銳度很好,色彩很不錯,成像質(zhì)量令人稱贊,,f1.8的恒定大光圈虛化效果非常的好。
采用的是內(nèi)變焦設(shè)計,拍視頻追焦也是可以用的。拍視頻也是很不錯的。28cm的最近對焦距離,有微距的拍攝效果
2. 適馬30焦距
適馬發(fā)布的三支佳能ef-m卡口APS-C畫幅微單鏡頭,分別是16mm F1.4 DC DN(等效25mm)、30mm F1.4 DC DN(等效48mm)、56mm F1.4 DC DN(等效90mm)。三支鏡頭均屬于適馬Contemporary系列。
3. 適馬18-35最近對焦距離
自己能調(diào),適馬有調(diào)焦底座,下載固件后可以調(diào)焦
4. 適馬30定焦
適馬30F1.4最近對焦距離為0.23米。所謂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是指物方焦平面(被攝物體)到像方焦平面(圖像感應(yīng)器)的直線距離。說簡單就是在靠近被攝物體的情況下,鏡頭能夠合焦的最近拍攝距離。不同的鏡頭最近對焦距離不同。雖然說不同的鏡頭最近對焦距離不一樣,但是有其規(guī)律可循,一般來說“ 鏡頭焦距越長,最近對焦距離越長;鏡頭焦距越短,最近對焦距離越短”。
5. 適馬 18 35 跑焦
不后悔,因為適馬18-35mmT2.0電影鏡頭采用全金屬外殼設(shè)計,鏡筒直徑約320.5mm,自重1505g,相當(dāng)于三瓶500ml礦泉水的重量。
6. 適馬1835對焦速度
85art,105art,40art,殘幅16,56.4,1835和510。
我說的可能會得罪一批人,因為很多人眼里是說不得適馬的不好的,就像是說大疆不完美也會招人噴一樣。
一提到適馬首先想到的就是art系列鏡頭,其次或許就是sport系列,又或者是無反c系列。
sport和art無一不是很重的。相較于電影鏡頭而言有人說還不夠健身,但是完全不是一個定位所以不納入考慮。適馬鏡頭的重量是出了名的。
正是因為重,所以會直接影響到個人玩家的使用頻率。特別是在如今無反時代悄然來臨的日子,有越來越多的輕便畫質(zhì)好頭可以選擇了。
如果在畫質(zhì)可以接受的情況下,誰不愿意更輕的鏡頭呢?那么適馬是否對得起它的重量?
適馬的art系列向來以高畫質(zhì),高跑分而聞名。銳度是沒得說的強(qiáng)。但是很奇怪的就是,很少有人會去批評適馬的焦外。雖然個人因為不喜歡適馬的健身,所以并沒有舍得花錢去買art鏡頭。但是作為曾經(jīng)的參考,看過大量適馬art系列的樣張。
直接放結(jié)論:如果您是工作用途,適馬的105art,和85art值得推薦。棚拍,喜歡拍物品,適馬的40art是不錯的選擇。
網(wǎng)上看適馬的評測,很多人會說,啊好銳??!這個色散完全可以接受,很不錯!口徑蝕控制得還行??!云云。但是作為大光圈鏡頭,一個控制得好的焦外我覺得是比銳度還有重要的。天天說刀銳奶化,刀銳奶化,怎么萌新看到了刀銳,奶化就丟了呢?
其實大部分便宜鏡頭焦外二線性都十分不理想。比如索尼的三小支(35,55,85),焦外都很辣雞,口徑蝕色散二線性全都可以用糟糕來形容;比如尼康的85.8s,剛出來5k,號稱最強(qiáng)的85.8,但是實際上看樣張二線性控制的依舊不好;比如騰龍的某些變焦,焦內(nèi)銳度,色散等等方面都沒二話說,但是焦外丑的讓一些人都覺得有些暈(就是說你,2875)。適馬依舊沒有逃過此劫,包括像最新的35.2art,焦內(nèi)不錯但是焦外是有點翻車。二線性控制得比以前好但是還是不好怎么看,光斑在邊緣都變成橄欖球了。再加上它的t值是比較小的,f1.2的進(jìn)光和人家f1.4差不多了。配上重量,我是感覺不到什么優(yōu)勢。
對了,說到t值,只能怪適馬堆的鏡片實在太多,進(jìn)光實測確實會低一點。這對于很多追求大光圈夜拍的人心里還是多少有點難受,有種“被欺騙的感覺”。少半檔光圈又不是不能用!那好吧,我們忽略這個問題。
正是因為適馬的焦外,我認(rèn)為適馬并不香。但是咱不能以偏概全,85art和105art的焦外確實還算是比較好看的,對于人像工作者來說是福音,因為便宜啊!故而推薦。但是因為實在健身,105的105mm口徑配上大炮......非工作室的掙錢用戶,極其不推薦購買。
適馬也似乎意識到了問題。比如幾維拍啊拍最新的評測里面就吐槽適馬art焦外真垃圾,但是最新的452.8焦外卻美得不像適馬。所以我還是很期待適馬未來能把焦外做好,造出真正的頂級拍照頭??上?52.8光圈太小,也不便宜,也不納入考慮之中。
最后說一下適馬的殘幅系列。1835和50100都是殘幅里最頂級的規(guī)格,而且一個三千多,一個五千出頭。這種t值賊高,虛化達(dá)到全畫幅效果的殘幅鏡頭你還需要考慮嗎?其實還是需要的。因為二者比全畫幅鏡頭還要重,體積相當(dāng)大。50100的體積重量直接可以肛到全畫幅720 2.8的體積重量,可謂恐怖......如果不是為了干活,不推薦這兩顆鏡頭。如果只是玩殘幅,想玩玩全畫幅規(guī)格,只建議買顆或者租一顆1835來過過癮。
適馬三劍客,16,30,56系列1.4鏡頭不可謂不香。價格很低但是銳度素質(zhì)是可以達(dá)到art級別的。561.4更是又輕又強(qiáng)。可以說是各家殘幅能買就買的必備頭。(其實也就Sony和Canon)。但是問題依舊,焦外不行,二線性明顯。但是沒有其它鏡頭選,所以這個缺點也不叫缺點了,這個價格你還能要求什么呢?
7. 適馬24-70對焦速度
其實還是看出片的要求。以及后期的程度。出片要求越高,適馬越難滿足。后期越少,適馬越難滿足。
還有就是看創(chuàng)作的主題,如果是紀(jì)實,則相對好些。若是有藝術(shù)創(chuàng)作,則適馬越難滿足。
單從成像來說,個人認(rèn)為如果nikon24-70是滿分,nikon的18-200是及格(全畫幅貌似不好找參照),那適馬應(yīng)該在90以上。
但是要綜合其他的內(nèi)容,如郊外、對焦速度、機(jī)械系統(tǒng)、對焦準(zhǔn)確度、暗部對焦、防水防塵等等多方面因素,則適馬應(yīng)該在80-90之間。所以從性價比上說,適馬是遙遙領(lǐng)先。但是購買鏡頭不僅僅需要考慮性價比。
比如就算你看到一款一折的名牌童裝,你買來也沒有意義對吧?所以還是要看你的要求,如果客戶要求高,出片尺寸大,后期水平又比較不過關(guān),拍攝環(huán)境還比較惡劣(簡單來說就是適馬無法滿足使用的基本要求),那就別無選擇了,如果,適馬剛好滿足,也不建議買,畢竟要留出一些余地,否則真的半路拋錨,人家的婚禮可不能為了攝影師而辦兩次。。。
但是如果適馬可以滿足客戶要求的75%,那就完全可以勝任了,剩下的可以靠后期和你的攝影功力來彌補(bǔ)。
畢竟6000塊的差價也不是一筆小數(shù)目
8. 適馬1835和35定焦
這枚鏡頭最出色的閃亮點在于恒定F1.8光圈,在佳能aps畫幅上等效全畫幅28.8-56mm F2.88的視角及景深效果。對于喜歡變焦鏡頭,又追求虛化的朋友而言,選擇一個“aps機(jī)身+Art 18-35”即可組成一個廉價而大致性能又能媲美“全畫幅+24-70/F2.8”的系統(tǒng)。
9. 適馬35 1.4對焦速度
不是,同為35mmF1.4,適馬的art系列,無論對焦速度、銳度還是成像質(zhì)量,甚至虛化都比騰龍這支要好,并且現(xiàn)在適馬35mmF1.4也不存在跑焦的問題了。
10. 適馬30最近對焦距離
適馬30/1.4鏡頭,支持它的機(jī)身卡口就可以實現(xiàn)自動對焦。
11. 適馬18-35 1.8調(diào)焦
首先,適馬18-35這個鏡頭是APS-C畫幅鏡頭,不屬于全畫幅鏡頭。你還沒有告訴我是什么口的,這個問題要分以下兩種情況,適馬主要生產(chǎn)以下兩種卡口。
佳能口就不能安裝,不能用。
尼康口的可以,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