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尼康50-200鏡頭
沒必要,本來選z5就是對價格敏感,50-250賣2k多,而且只能用dx模式,只有1千萬像素,焦段、光圈也要乘以1.5這個系數(shù),進光量太少,你還得搭配三腳架,才能拍出能看的畫面。我就是z5好兄弟,我最后猶豫完決定不買??偨Y(jié)Z50-250性價比不高,建議降一檔購買性價比更高的鏡頭。
2. 尼康55-200鏡頭
拍人像最吃功夫,不但要有高超的攝影技術(shù),還要與麻豆良好溝通,確實不容易要想拍出背景虛化效果,用鏡頭的最長焦距和最大光圈就可以得到。至于對焦點,用單點對焦吧……焦點對準麻豆的眼睛等部位拍片,效果肯定差不了。另外……55-200鏡頭比較低端,畫質(zhì)不是太優(yōu)秀。要想拍出精彩人像,用70-200F2.8更好
3. 尼康鏡頭200-500
說明書:尼康200-500鏡頭整體采用12組19片的光學結(jié)構(gòu)設(shè)計。包含3片ED鏡片,9片光圈葉片。最近對焦距為2.2米,而全新加入的電磁光圈技術(shù),讓鏡頭的對焦性能更佳靈敏。
4. 尼康50-250mm鏡頭
準確地說相機鏡頭在各個焦段上的最遠拍攝距離都可達到無窮遠∞,你看一下相機調(diào)焦環(huán)上的距離標尺,通常都是幾厘米或幾米至無窮遠。尼康200-500鏡頭的在200mm焦段最近距離和最遠距離是2.2m-∞,在500mm焦段最近距離和最遠距離是6m-∞
5. 尼康鏡頭200-600
從MTF曲線圖上看,200-500要強于150-600;在對焦速度和防抖上,我的感覺是150-600不輸金圈納米鏡頭;從鏡片用料上看,150-600使用了FLD螢級鏡片;從焦距上看,適馬是4倍,變焦范圍更廣;從光圈上看,尼康200-500是恒定電子光圈,適馬150-600是浮動機械光圈;從價格上,尼康200-500要貴1500元左右。兩支鏡頭各有千秋,我沒有200-500,個見畫質(zhì)上應該是尼康占優(yōu)。
6. 尼康50-500鏡頭
尼柯爾 AF 24 -50 /3.3-4.5 D
卡口類型: Nikon AF D
重量: 365 g
濾鏡口徑:62
鏡片/組: 9/9
最近調(diào)焦距離: 寬:0.6m 窄:0.6m
最大光圈: 寬:3.3 窄:4.5
最小光圈: 22
最近調(diào)焦距離: 0.6m
聚焦方式: 自動聚焦
Photodo 測試結(jié)果:3.2
有效焦長: 24-48mm
24mm MTF加權(quán)值: f3.3 0.66, f8 0.78
35mm MTF加權(quán)值: f3.8 0.66, f8 0.81
50mm MTF加權(quán)值: f4.5 0.70, f8 0.80
MTF加權(quán)平均值: 0.75 評分:3.2
10線對/mm MTF加權(quán)值: 0.84
20線對/mm MTF加權(quán)值: 0.70
40線對/mm MTF加權(quán)值: 0.48
7. 尼康50-200鏡頭怎么樣
1、18-55+55-200這個套餐品質(zhì)太低,而18-200這種“天下頭”普遍成像不好,因此18-105+50-1.8是個稍好的選擇,用18-105掛機、50-1.8拍人像。
2、如果是N門單反,18-105可改成18-140(18-105這個鏡的工藝不是很好);50-1.8可改成35-1.8G。
3、APS-C機身不要太糾結(jié)140以上焦段的缺失,光圈太小的長焦段并沒有太大的實際作用。
8. 尼康200~600mm鏡頭
尼康D3200采用全手動的操作模式,而變焦倍數(shù)、等效焦距、起始焦距和實際焦距都是視鏡頭而定。
傳感器尺寸為23.2*15.4mm,使用尼康F卡口(帶AF 觸點)并且可更換鏡頭,支持自動對焦、手動對焦、單點對焦等。
能夠支持1920*1080/30p全高清視頻拍攝。
9. 尼康50/2鏡頭
帶著尼康Z6 II外出拍攝的時候,搭配了尼克爾Z 14-24mm f/2.8 S鏡頭。尼康Z6 II搭配尼克爾Z 14-24mm f/2.8 S鏡頭組合體積比單反相機加超廣角鏡頭要小很多,同時重量上也輕便不少,外出拍攝攜帶更加便捷,也少了外出拍攝時器材所帶來的累贅之感,尤其對于我這種女性攝影師來說,不健身才是福音。
10. 索尼50-200鏡頭
1,如果你是準備清一色上架子拍攝,就選大底的比如微單,這樣余地最大。例如索尼的A6500/6300,配合一個18-105或者18-200的電動變焦鏡頭。優(yōu)勢是底大畫質(zhì)好、后期調(diào)整余地大,尤其A6300/6500內(nèi)置SLOG,要是你手藝足夠,說得夸張點兒、足夠讓你的片兒到電影院播去?!@也是我自己這兩年來的主力方案(A6300 + 18-105)。
但我還是剛剛買了一臺AX-60,并立即感受到它的好處,……
2,如果手持拍攝是一個重要選項,這一點還得是傳統(tǒng)手持機才能方便操作。這個,人的身體就長成這樣,你倆手捧著一個機器去拍、跟恰好舉到跟視線平齊去拍,是完全不一樣的。
于是這里邊矛盾就出來了。手持拍攝最重要的需求之一是防抖;而防抖能力則是隨著底大而變?nèi)酰自叫?、手持防抖能力就越強。索尼的五軸防抖,在A6500上也就拍個照片管用,拍視頻說實話沒啥用;而Ax60這樣的機器就非常強(到CX680這種迷你機,防抖簡直無敵)。
這也就是AX60給我的感覺,碰到臨時起意的拍攝、不上架子也有信心。
3,另一個比較要命的問題是拍攝的時間。微單在拍視頻的時候跟時間有仇;一是很快就過熱,A6300/6500的4K連續(xù)拍攝也就半小時,之后歇半天再能拍一會兒,雖然對于視頻創(chuàng)作來說一般是夠用的,但對于連續(xù)的記錄(比如說從頭到尾錄個訪談或者演出)就難以勝任。二是電池的續(xù)航問題,我在采用微單方案的時候、一塊電池大概也就能頂個把小時,而AX60如果是持續(xù)拍的話、至少已經(jīng)有過一塊電池拍攝接近三個小時還沒耗盡的情況。
4,畫質(zhì)上,從白天室外、到一般還算明亮的室內(nèi)光線情況下,AX60的畫質(zhì)說實話跟A6500/6300不相上下,甚至在1080p的畫質(zhì)視覺感覺比A6500/6300更好。但在光線偏昏暗的地方,例如燈光幽暗的室內(nèi)、以及夜景,這時候底大的優(yōu)勢就很明顯了。
跟這個相關(guān)的就是景深,象AX60這樣的機身,不會有A6500/6300那樣出色的淺景深效果。
5,從便利性的角度,只能說各有所長。攝像機總是有較大的變焦比,如AX60是一個20倍的光學變焦鏡頭,一個機器拎著、基本所有問題都解決。微單底大,想要覆蓋大焦段范圍,鏡頭是個麻煩事兒。索尼還好有個18-200的電動變焦,不過價格貌似惡貴?!f回來,A6500/6300有個極其輕便的16-50可以選擇,雖然素質(zhì)不咋的、但便攜性超好;而AX60這種就是這個頭沒商量。
6,還有一臺索尼新出的AX700,是讓我糾結(jié)過一會兒的。它比AX60又更強大得多,個人認為已經(jīng)接近業(yè)務級的機器了。但我在實際試用之后還是選擇了AX60,主要是貪圖AX60終歸還是小巧,AX700攜帶起來就真是個必須單獨占個包的家伙。
——我對任何器材沒有品牌偏見,這里說來說去都是索尼、只是因為我自己用索尼拍視頻。拍照片我用佳能,但佳能單反拍的視頻說實話比較菜。相信佳能、松下等等其他品牌也都有跟索尼一樣各種級別的器材,也各有各的實力。
上述經(jīng)驗供參考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