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鏡頭角度可分為平拍
1.概念不同。 平撇:比較平的撇。 豎撇:顧名思義,先豎再撇。 斜撇:常見的撇。從右上向左下傾斜的撇畫。
2.所在不同。 平撇:一般用在字的正上方,角度較平。 豎撇:一般用在字的左方,先豎再撇。 斜撇:一般用在字的左上方,角度較斜。
3.寫法不同。 平撇:要寫得平而短,撇出的時候要快且有力度。 豎撇:書寫時要慢一些。方向上以直為主,一般上段較直,能穩(wěn)住字的重心,收尾部分略曲。 斜撇:注意流暢,略帶弧度。下筆稍重,由重到輕,向左下行筆,收筆時出尖。
4.常見字不同。 平撇:斤、千、手。 豎撇:用、開、月。 斜撇:父、石、少。
2. 鏡頭的角度可以分為
鏡頭的種類包括:超廣角鏡頭,廣角鏡頭,標準鏡頭,遠攝鏡頭。標準、廣角、超廣角、遠攝、超遠攝的劃分也并無特殊規(guī)定。
一、標準鏡頭(Standard lens)
焦距接近畫面對角線的鏡頭稱為標準鏡頭(這種情況,視角為53°)。這一直作為標準鏡頭的定義,但實際上并不遵循這個定義。
二、廣角鏡頭(Wide angle lens)
比標準鏡頭視角大的短焦鏡頭。一般對角線視角60°以上稱廣角,80°~110°稱超廣角。
廣角鏡頭可拍攝寬廣的視野,因此在拍攝距離受條件限制的情況下可起特殊的作用。由于透視夸張,可變現(xiàn)獨特的強調(diào)效果
三、超廣角鏡頭(Super wide angle lens)
一般對角線視角超過80°到110°左右的鏡頭稱超廣角鏡頭。在35mm相機的交換鏡頭中有如下的焦距(視角)的超廣角鏡頭。
四、遠攝鏡頭(Telephoto lens)
又稱望遠鏡頭或遠距型鏡頭。在凸透鏡組后間隔一定距離放置凹透鏡組,類似于伽利略型望遠鏡。這種設(shè)計的鏡頭稱遠攝鏡頭。能將遠方物體放大拍攝,遠攝比在1以下。與長焦鏡頭相比,鏡頭筒可縮短10%~20%,視角約為30°以下的狹角。
3. 根據(jù)拍攝角度不同鏡頭可分為
焦距,是鏡頭的重要參數(shù)。根據(jù)焦距是否定值,可以分為定焦鏡頭和廣角鏡頭。根據(jù)焦距數(shù)值大小和拍攝視角大小,可以分為廣角鏡頭和長焦鏡頭。那么,??吹接腥颂岬健暗刃Ы咕唷?,這是怎么回事呢?
等效焦距,是指全畫幅機身上的鏡頭,用在殘畫幅上時需要乘以一個轉(zhuǎn)換系數(shù),像佳能的轉(zhuǎn)換系數(shù)是1.6,尼康的轉(zhuǎn)換系數(shù)是1.5,M4/3畫幅相機的轉(zhuǎn)換系數(shù)是2。
比如佳能EF卡口的鏡頭EF 400mm用在APS-C畫幅上時,等效焦距是400x1.6=640mm,說明EF400mm鏡頭在全畫幅機身上的有效焦距是400mm,而用在APS-C機身上的有效焦距是640mm。
所以,等效焦距是因為鏡頭用在不同畫幅的機身時,因為感光元件的大小不同,從而導(dǎo)致拍攝視角大小需要進行轉(zhuǎn)化:全畫幅的拍攝視角>殘畫幅的拍攝視角。因此,需要使用轉(zhuǎn)換系數(shù)進行轉(zhuǎn)換。
4. 根據(jù)拍攝角度不同,鏡頭可分為( )?
多機位拍攝,不管是雙方攝象師,還是后期制作,都很嚴格,所以也就誕生了現(xiàn)場剪切臺有一個辦法,試試看,使用視頻疊加功能,關(guān)閉副軌音頻。編輯時,同時加載四個機位的視頻到四條軌道,打開音軌的波形,找到一個典型的波形(如峰值的或者低谷的,只要好對就行),將四個機位的開始點對齊,然后根據(jù)編輯的意圖選擇相應(yīng)視頻,然后清除其它不需要的視頻和音頻,音軌最好在確定使用鏡頭后再清除不需要的,只保留計劃好的,品質(zhì)最好的那條
5. 什么是平拍鏡頭
攝像機操作要領(lǐng)及技巧
1、穩(wěn):
電視圖像的畫面不穩(wěn),鏡頭晃動,會影響畫面內(nèi)容的表達,給人一種不安定感。所以為了保證畫面的穩(wěn)定,不論是固定鏡頭還是運動鏡頭,在拍攝過程中必須保持攝像機身的相對穩(wěn)定。為此應(yīng)盡可能地利用三腳架。在沒有三腳架或無法利用三腳架的情況下,利用手持、肩扛便攜式攝像機進行拍攝時,一是要優(yōu)先考慮使用廣角鏡頭拍攝,利用廣角鏡頭穩(wěn)定性強的特點來攝取穩(wěn)定的畫面。二是要注意持機技術(shù),如能利用身旁的一些依靠物做為輔助支撐,就盡量利用。若邊走邊拍時,為減輕垂直震動,雙膝應(yīng)略為彎曲,腳與地面平行擦地移動。
2、清:
為保持畫面清晰,首先應(yīng)保證攝像機鏡頭清潔,然后要調(diào)焦準確。無論是拍攝遠處還是近處的物體,都要先把鏡頭推到焦距最長的位置,調(diào)整聚焦環(huán)使圖像清晰,因為這時的景深短,調(diào)出的焦點準確,然后再拉到所需的合適的焦距位置進行拍攝。拍攝變焦推鏡頭時也應(yīng)先在長焦距時調(diào)好聚集,再回到廣角,從廣角開始推。應(yīng)該牢記,在長焦狀態(tài)下調(diào)焦是使用變焦鏡頭拍攝清晰圖像的基本要素。
當被攝體沿縱深運動時,為保持物體始終清晰,一是隨著被攝物體的移動相應(yīng)地不斷調(diào)整鏡頭聚焦。二是按照加大景深的辦法做一些調(diào)整,例如縮短焦距、加大物距、減小光圈等。三是采用跟攝,始終保持攝像機和被攝物之間的距離不變。
3、平:
通過尋像器看到的景物圖形應(yīng)該橫平豎直,即景物中的水平線應(yīng)與熒光屏橫邊框相平行,垂直線與豎邊框相平行。如果這些線歪斜,就會使觀眾產(chǎn)生某些錯覺。在肩扛攝像機時,就應(yīng)利用尋像器中的圖像,諸如地平線、房的邊緣、甚至是挺直站立的人物等生活中常見的水平與垂直線條件為參考,看其是否與尋像器熒光屏的過框相平行。但要注意尋像器本身顯示的水平和垂直位置應(yīng)是正確的。
4、準:
準是指根據(jù)錄制內(nèi)容的要求準確地攝取一定的景物范圍,也就是說通過一定的畫面構(gòu)圖能準確地向觀眾表達出你所要闡述的內(nèi)容。一般不允許在鏡頭固定后再修正,那會給觀眾含糊、不準確、不嚴格的印象,甚至搞不清楚畫面要表達什么。
準還有一層意思是指攝像機要準確地重現(xiàn)被攝景物的真實色彩,也就是要求調(diào)好色溫濾光鏡和黑白平衡。
5、勻:
勻是指攝像機在運動拍攝時速度要勻,以保證節(jié)奏的連續(xù)性。無論是推、拉、搖、移、跟,都可認為是對觀眾的某種流暢的心理誘導(dǎo),若是運動過程不夠流暢,速度不勻,忽快忽慢,就會產(chǎn)生不諧調(diào)感。起幅和落幅時的加速和減速也應(yīng)緩慢、均勻。利用鏡頭上的電動變焦裝置,帶有阻尼特性的三腳架云臺,以及走動平穩(wěn)的移動車,都是保證勻速運動的有效手段,但關(guān)鍵還在于操作技術(shù)。
6、避免“拉風箱”、“刷墻”式的攝像機運動
運用推拉鏡頭和搖攝技巧拍攝運動鏡頭時,一般不能連續(xù)反復(fù)地進行方向相反中間又沒有起幅和落幅的攝像機運動。
7、多錄幾秒
在拍攝每一個鏡頭之前都應(yīng)當提前開啟錄像機,多錄入5—10秒,以便于后期編輯。
8、錄像機不宜長時間暫停
為了保護磁頭和磁帶,不應(yīng)使錄像機處于長時間暫停狀態(tài),目前許多錄像機已經(jīng)安上自動保護裝置,暫停時間超過8分鐘會自動使磁帶松馳與磁頭脫開。但我們還要注意,盡可能縮短暫停時間。
9、錄前演練
拍攝運動鏡頭時,由于畫面構(gòu)圖是變化的,較為復(fù)雜,為了保證能清晰、準確地表現(xiàn)內(nèi)容,應(yīng)當在正式錄制前先用攝像機演練一兩遍,直至熟悉掌握了運行速度、起落幅的位置、聚焦的時機、調(diào)整好自己的拍攝姿勢,并且從尋像器上觀察到滿意的畫面構(gòu)圖后再正式啟動錄像機開始錄 thlv 制。
6. 平拍鏡頭的特點
雖然短焦距廣角鏡頭容易產(chǎn)生畸變,但是拍出的震撼的大場面也是其他焦段鏡頭所不能比擬的,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如何用廣角鏡頭拍好人像,
無論是時尚攝影還是寫真、婚紗攝影都會用到廣角,對于拍人像來說最常用的廣角是16-35mm。
如果拍攝不當,廣角除了會產(chǎn)生形變也會令模特變胖,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最關(guān)鍵的在于攝影師如何引導(dǎo)模特進行拍攝,小編為大家總結(jié)出以下幾點:
1.低角度
在時尚攝影中低角度是必不可少的視角,離得越近才能突出這種低角度的張力,如果你拍的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離得不夠近、角度不夠低。
2.線條張力
無論是地面的投影還是建筑物的輪廓線條,只要近距離拍攝,在廣角下都會產(chǎn)生強烈的透視感。
3.突出前景
借用前景遮擋構(gòu)圖,縮小主體在畫面占據(jù)的比例,突出前景的視覺沖擊力。在這種情況小可以對焦無窮遠,讓畫面的景深最大化。
4.狹窄的空間
在用廣角鏡頭拍攝寫真、婚紗時,可以將模特安排在畫面的中央,這樣產(chǎn)生的形變最小。另外當前景占據(jù)的比例過大時,將主體安排在中間有利于聚焦中心。
5.不規(guī)則的線條
凌亂的線條更有利于突出廣角的透視感,這些線條就是最好的前景,讓整個畫面更加的開闊。
6.角度的選擇
綜合以上幾點用廣角拍攝人像最關(guān)鍵的就是多用框架構(gòu)圖、前景遮擋、低角度,特別是遇到有線條感的畫面更應(yīng)該用廣角拍攝。
長焦距鏡頭的特點
通常我們將焦距超過135mm的鏡頭稱之為長焦鏡頭,用中長焦鏡頭拍出的照片,變形較小,透視正常,易于操作,另外長焦鏡頭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具有空間壓縮感。
前面跟大家講過空間壓縮感,這里再簡單給大家講一下??臻g壓縮感就能夠把遠處的人和景物拉近,強烈地壓縮空間,使得畫面變得相當簡練緊湊和飽滿。
比如下面這張照片,使用長焦鏡頭拍使得遠處的樹林、房屋看起來不是那么遠;并且遠處的樹林、房屋很好的和人物結(jié)合到了一起,讓畫面變得緊湊、飽滿。
當你的背景是大量重復(fù)的同類物體時,那么長焦鏡頭能有效的把這些大量重復(fù)且距離不同的景物“拉”到同一個平面上。比如下面這張照片,長焦鏡頭將大量重復(fù)且距離不同的葵花落在了一個平面上,從而獲得了相互疊加的美感。
使用長焦鏡頭拍攝人像除了上面說的壓縮空間感外,它還具有極小變形、比列均勻、人物清晰、背景虛化得當?shù)膬?yōu)點。特別是它虛化背景的優(yōu)點,長焦鏡頭虛化背景并不需要大光圈來虛化,這樣即使在復(fù)雜的環(huán)境中也能虛化背景突出主體。
長焦鏡頭是非常適合拍攝戶外人像的,雖然長焦鏡頭有這些優(yōu)點;但是想要用好長焦鏡頭,還需要注意下面這些問題。
二、背景的選擇
上面的說了長焦鏡頭的優(yōu)點之一:極小變形,這即是長焦鏡頭的優(yōu)點同時也是它的缺點。有時因為缺少透視感,長焦鏡頭拍出來的人像往往缺乏立體感和層次感。比如下面這張照片,主體和背景之間的距離非常近,那么整個畫面就會顯得非?!捌健?。
所以在使用長焦鏡頭拍攝人像時,應(yīng)該盡量利用背景,讓畫面看起來空間感和立體感十足。增加空間感和立體感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匯聚線條(道路、大量重復(fù)的電線桿、路邊欄桿等等)來增加畫面的縱深感。
另外,利用前景也可以增加畫面的立體感和縱深感。在拍攝時使用大光圈將前景虛化,是主體清晰;因為長焦鏡頭的焦外成像非常不錯,所以感覺整個焦平面像被切割出來的一樣。
最后,就是要考慮背景景物的距離了;因為鏡頭的焦距不同,最好的虛化區(qū)域也是不一樣的。比如:一只135mm的鏡頭,它最好的虛化距離是5米到8米之間;而一只200mm的鏡頭,它最好的虛化距離是8米到13米之間。也就是說,你拍攝鏡頭的焦距越長,那么你就要用更遠的景物來作為背景,這樣才能達到最佳虛化效果。
三、用光技巧
使用長焦鏡頭拍攝人像用光也要特別注意,最好是根據(jù)長焦鏡頭“極小變形、容易讓畫面顯得平”的特點來用光。既然長焦鏡頭極小變形,容易讓畫面顯得很平;那么就盡量不要用正面光拍攝,不然畫面會顯得更平。使用長焦鏡頭拍攝人像時最好用逆光和側(cè)光拍攝,這樣能將人像從背景中分離出來。
當模特的距離離鏡頭較近時,那么你可以使用閃光燈進行補光。在使用閃光燈時將其功率調(diào)低,通過濾色紙控制色調(diào),基本就能取得很好的補光效果。
有時閃光燈的功率可以稍微高于背景環(huán)境光,這樣人物的亮度會比背景亮度要高;從而達到突出主體,增強立體感的效果。
7. 鏡頭的拍攝角度包括
廣角鏡頭是一種焦距短于標準鏡頭、視角大于標準鏡頭、距長于魚眼鏡頭、視角小于魚眼鏡頭的攝影鏡頭。
廣角鏡頭又分為普通廣角鏡頭和超廣角鏡頭兩種。135照相機普通廣角鏡頭的焦距一般為38-24毫米,視角為60-84度;超廣角鏡頭的焦距為20-13毫米,視角為94-118度。由于廣角鏡頭的焦距短,視角大,在較短的拍攝距離范圍內(nèi),能拍攝到較大面積的景物。所以,廣泛用于大場面風攝影作品的拍攝。在攝影創(chuàng)作中,使用廣角鏡頭拍攝,能獲得以下幾個方面的效果: 一是能增加攝影畫面的空間縱深感; 二是景深較長,能保證被攝主體的前后景物在畫面上均可清晰的再現(xiàn)。所以,現(xiàn)代絕大多數(shù)的袖珍式自動照相機(俗稱傻瓜照相機)采用38-35毫米的普通廣角鏡頭;三是鏡頭的涵蓋面積大,拍攝的景物范圍寬廣;四是在相同的拍攝距離處所拍攝的景物,比使用標準鏡頭所拍攝的景 物在畫面中的影像??;五是在畫面中容易出現(xiàn)透視變形和影像畸變的缺陷,鏡頭的焦距越短,拍攝的距離越近,這種缺陷就越顯著。所以,在拍攝人像時,不宜近于0.6米,以免產(chǎn)生透視畸變,假如使用普通廣角鏡頭拍攝貼證件用的標準人像照片時,最好拍成半腰或齊膝像;使用超廣角鏡頭拍攝這種人像照片時,最好拍成全身像,然后在放大過程中進行剪裁,以獲得標準的人像照片,這樣就可以避免透視畸變。當然,有時在拍攝人物肖像時,為減緩被攝者臉部的某些缺陷,也可以有意識地利用這種透視畸變。如被攝者額窄下顎寬,采用略高的俯視角度拍攝,可以使其缺陷抵銷;反之,則可以采用低角度仰攝。在使用廣角鏡頭拍攝全身人像時,如果采用低角度拍攝,仍然會產(chǎn)生畸變,但有時可以利用這一特點來彌補被攝人物本身的某些缺點,如有個別的被攝者的腿較短,上身較長,采用這種角度的拍攝,會使腿在畫面上表現(xiàn)出一種修長的效果,增加其美感。使用廣角鏡頭拍攝,除了會產(chǎn)生透視畸變外,還會產(chǎn)生邊緣畸變。這種畸變主要是由于鏡頭后方到膠片的視場邊緣的斜投射角引起的。在拍攝群像時,容易使畫面邊緣的被攝體變得矮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