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立體影像圖片
僅從你的題目來說,普通的攝影機是不能拍出3D立體影像的。3D立體影像是從兩個不同的位置拍攝同一個目標,所得到的2個畫面貌似相同,但卻有細節(jié)上的不同,這種立體影像可以用兩種不同的方式來顯示:
1、用一種特制的觀察鏡,左眼只看到左圖,右眼只看到右圖,兩張圖便在腦中合成一個立體圖。
2、用一種軟件把兩圖轉化成一張紅藍圖,然后戴上紅藍(專用于3D)眼鏡,就能看到一幅立體圖像,這種方法用的較多。
拍攝這種3D立體影像可以用一臺相機也可以用兩臺相機同時拍。一臺相機拍只能拍靜物,不能拍動態(tài)景物。兩臺相機同時拍可拍動態(tài)景物,還可以拍3D視頻,不過拍攝3D視頻比較復雜,需要解決同步曝光同步調焦和幀同步問題,還可能需要調節(jié)兩相機的間距等等。如果你有興趣不妨買本這方面的書來學習下。吉林美術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立體攝影與立體攝像實用技術》。
2. 立體成像圖片
我們生活在一個三維空間里,早在16世紀,人們就已經開始通過繪畫的方式來感知3D視覺效果,和現(xiàn)在的3D手繪畫相比,那個時候3D視覺的塑造主要靠的是色彩的沖擊。
需要區(qū)別注意的是:3D視覺效果并不等于3D顯示。
3D手繪畫
3D顯示由于其存在深度信息,所以能夠實現(xiàn)很多2D顯示所不具備的功能。但是其實現(xiàn)在很多的電子產品,也還是都停留在2D顯示的水平上。
目前的圖像處理硬件實現(xiàn)了微型化、高效化和低發(fā)熱的特性。同時,各種3D顯示的光學方案層出不窮,為3D顯示技術的普及奠定了基礎。
3D顯示的基本原理:回到技術發(fā)展的本質,人們對還原真實所見世界的憧憬促使了3D顯示的發(fā)展。
人眼所看到的現(xiàn)實世界是立體的,人腦之所以能感覺到三維立體圖像主要是由于外界物體的光從左右兩個不同角度進入人的兩只眼睛,并且經過大腦對圖像的分析與合成才得以實現(xiàn)。
例如再現(xiàn)一位女性人體,我們希望3D顯示能夠再現(xiàn)出她的三圍、面部輪廓以及發(fā)型厚度等。
人體掃描圖
1
色差式3D顯示技術
原理:放映時兩個不同的放映機放出不同色彩(主要為紅藍色)的從兩個角度分別拍攝物體的畫面,人眼佩戴具有對應顏色鏡片的色差式眼鏡。因為相同色彩的鏡片只能通過相同色彩,所以可實現(xiàn)兩眼呈不同的像,達到在人腦中呈 3D圖像的效果。
優(yōu)缺點:色差式相比于其他 3D顯示技術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成本低廉,這也正是為什么色差式眼鏡成為早期家庭 3D體驗首選的原因。
然而同時色差式技術也有著 3D顯示技術最致命的弱點——圖像一定程度的缺失,由于只是單純的濾色使得這種技術更難保證對圖像原畫的呈現(xiàn)效果。
其次,雖然輕便的設計緩解了一點對臉部的壓迫感,但紅藍色的配色也會使許多用戶出現(xiàn)不適的狀況。
2
偏光式3D顯示技術
a.線偏振式
原理:光波是橫波,橫波具有偏振現(xiàn)象。
觀看者佩戴偏光式眼鏡。左眼佩戴與攝像機對應的橫偏振片鏡片,右眼也佩戴相應鏡片。放映時,相應的圖像信息只能通過相應的偏振鏡片進入相應的人眼,以此實現(xiàn) 3D顯示。
優(yōu)缺點:偏振光技術的應用不再需要紅藍等互補色的使用,因此偏振式眼鏡的色彩損失是很小的,同時偏振片本身接近透明,色彩校正也更為容易。
然而早期的偏振技術只能單純的過濾縱向和橫向的偏振光,這對使用者的觀看姿勢要求很高,每當觀眾稍稍偏離一定角度,所看到的圖像就會異常。所以就有了對偏振式顯示技術的改良即圓偏振式技術。
b.圓偏振式
原理:圓偏振式技術與線偏振式的原理大體上是一致的。
但即使圓偏振技術的應用解決了偏振眼鏡的部分問題,偏振技術仍然有分辨率減半、亮度損失等缺點。可見偏振技術想要進一步占領市場還需要許多改進。
3
快門式3D顯示技術
原理:根據人體的視覺暫留現(xiàn)象,通過提高畫面的刷新率也可以產生兩眼觀察到不同影像的效果。
這項技術需要有一個顯示器以一定的速度輪流切換左右眼應看到的圖像,觀眾則需要佩戴特殊的快門式眼鏡,這種眼鏡也以同樣的速度輪流將某一鏡片變?yōu)楹谄?,這樣可以讓左眼該看到的圖像只進入左眼,右眼的只進入右眼,以此達到兩眼 “同時”收到不同的圖像,從而產生立體效果。
當然這里的“同時”指的是時間極短,對于人眼來說視覺暫留可持續(xù) 0.1s ~ 0.4s,但要避免抖動感則要求每只眼睛看到的畫面刷新率達到 60Hz,整個顯示器的刷新率要達到 120Hz,且要保持與 2d圖像播放時相同的幀數(shù)。
優(yōu)缺點:對于顯示器要求不高,只需達到 120Hz即可,同時特殊的時分設計使得每一幀圖像的分辨率不會受損。
然而 120Hz的頻率對于如今的液晶面板和驅動裝置等要求較高,能耗較大。尤其是快速的閃動對眼鏡的要求也很高,這就造成快門式眼鏡是幾款 3D顯示技術眼鏡中最重的。且眼鏡有一半時間處于黑屏,圖像亮度也大打折扣。
4
裸眼3D顯示技術
原理:與其他 3D顯示技術不同,裸眼 3D技術主要通過將不同的圖像直接投射到人的兩眼來實現(xiàn)立體成像。
顯然,這一技術在拋棄了“通過眼鏡區(qū)別左右眼圖像”這一傳統(tǒng)概念后無疑對圖像定向投射的技術水平要求會更高。具有成本低、亮度高等優(yōu)點。
5
全息投影顯示技術
原理:在拍攝時其利用干涉原理記錄物體光波信息:物體在激光輻照下反射的物光束和參考光束疊加產生干涉,并在全息底片上產生干涉條紋,通過獨一無二的干涉條紋記錄物體的空間信息,形成全息照片。
放映時利用衍射原理在相干激光照射下還原全息照片,并在透明成像膜所產生的空間中直接生成立體圖像。
優(yōu)缺點與應用前景:不同于以上所有的3D顯示技術,全息投影技術并沒有把技術中心放在讓人的兩眼看見不同的圖像,而是著眼于對 3D物體形狀、位置、色彩等要素的還原。正是由于這一特性使得全息投影技術所產生的視覺效果更為逼真,立體感極強。
而由于其全息圖復雜的形成方式,以及許多諸如無法在自由空間中成像等技術問題,全息投影技術短期內難以像其他 3D顯示技術一樣大規(guī)模市場化。
對比總結以上5種3D顯示技術,可以看到我們3D技術不斷在完善和發(fā)展中。在未來,醫(yī)療教育行業(yè)也許會廣泛使用3D顯示技術,但是最終達到一個非常優(yōu)秀的效果還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
3. 立體影像圖片高清
音響系統(tǒng)不同、銀幕展示不同、座位傾斜度不同。
一、音響系統(tǒng)不同
1、xland廳:xland廳有專屬的數(shù)字環(huán)繞音響系統(tǒng),由特制揚聲器組成,通過11個獨立聲道,使聲音緊緊跟隨著影院內飄動的立體影像。
2、普通廳:普通廳配備的音響系統(tǒng)一般為六聲道超級音響系統(tǒng),當中包含有超低音頻道。
二、銀幕展示不同
1、xland廳:xland廳的墻對墻的超大巨幕,使投射在巨幕上的圖像皆能夠完全占滿觀眾的周圍視覺。
2、普通廳:普通廳廳的銀幕是直屏展示,存在小格式三維系統(tǒng)的不舒適感和邊界輪廓。
三、座位傾斜度不同
1、xland廳:xland廳的座位傾斜度比普通廳大,球形幕的放映廳傾斜度達23度,讓觀眾能夠面向銀幕中心。
2、普通廳:普通廳的座位傾斜度比xland廳小,直線觀看,觀眾體驗感較差。
4. 立體影像圖的效果
Open3D是Intel開發(fā)的一個開源庫,主攻3D數(shù)據的處理,支持快速開發(fā)處理3D數(shù)據的軟件。Open3D在C++和Python中為開發(fā)者提供了一組精心選擇的數(shù)據結構和算法。其內部實現(xiàn)是高度優(yōu)化的,并設置為并行化。
上述摘自Open3D的教程簡介,Open3D因此也被成為3D可視化神器。
Open3D的核心功能包括:三維數(shù)據結構、三維數(shù)據處理算法、場景重建、表面對齊、三維可視化、基于物理的渲染(PBR),在C++和Python中可用。
5. 三維立體影像圖片
2d就是平面的 3d是三維的 有景深 4d還會有身體感受 比如主角坐在車里顛簸你的座椅可能也會抖
6. 立體影像圖片大全
三維影像就是人左右眼看到的影像其實并不完全相同。
有一個細節(jié)往往被大家忽略,就是人左右眼看到的影像其實并不完全相同,尤其是在觀察近距離場景時,左右眼看到的畫面有較大像差,這是因為人兩眼之間大約有6厘米的間距。
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實驗來感受這一細節(jié),端起一個杯子仔細觀察,左右眼看到的其實是杯子不同的側面和不同的背景,兩個不同的實像通過視網膜進入大腦,于是人就獲得了空間的“立體印象”。
這種“立體印象”讓我們產生了真實的視覺印象和身臨其境的現(xiàn)場感受。為了記錄并模擬重現(xiàn)這種視覺體驗,Stereoscopic 3D 三維立體影像技術應運而生。
7. 立體影像視頻
3D全息投影的實現(xiàn),其實是利用了干涉與衍射的原理,將真實物體的三維影像全面的呈現(xiàn)在大眾面前,立體的三維效果是全息投影的一大展示特點,人們不借助3D眼鏡就能感受到這點。
投影設備將各種不同角度的全息影像投影到全息膜介質上,看不到自身角度的其它圖像,真正實現(xiàn)全息立體影像,那么3D全息又有哪些表現(xiàn)形式呢?
1、激光展示技術
這種技術是利用氮氣和氧氣在空氣中散開時,混合成的氣體變成灼熱的漿狀物質,并在空氣中形成一個短暫的3D圖像。這種方法主要是不斷在空氣中進行小型爆破來實現(xiàn)的。
2、空氣交互投影
這類全息成像是利用氣流形成的墻,投影出具有交互功能的影像內容,具有較強的迷惑性,讓人以為是“空氣成像”,在層次和立體感上都有著很強的展示效果。
3、360度全息顯示
這種技術是將圖像投影在一種高速旋轉的鏡子上從而實現(xiàn)三維圖像,只是會有些危險。
8. 立體影像圖片素材
立體感就是立體攝影,是指表現(xiàn)景物三維空間的一種攝影方法。通過攝制兩幅不同視點的影像,各由相應眼睛觀看,以模擬三維效果。拍攝工具有標準型立體照相機,也有在單鏡頭相機上裝配立體附加鏡;普通照相機運用左右移動的方法也能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