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看一張獲得荷賽大獎的作品,上面是發(fā)表出來的作品,下面是原圖。
我們明顯感覺到照片的整體色調(diào)從原來的暖色變成了低飽和的灰色。
這張照片曾經(jīng)引起了關于新聞攝影中PS的使用限度的爭議。其實作者也并沒有觸碰到新聞照片的調(diào)整底線,畢竟沒有增加或者減少任何的視覺元素。
我們再來看另一張照片,是解海龍老師拍攝的《大眼睛》,我國希望工程的一個標志性的影像。左側是原圖,右側是調(diào)整后的效果,同樣也是有后期成分的。
不管國內(nèi)還是國外的大師,也不管是風光還是新聞紀實,都是需要后期的。
只是新聞紀實照片你不能做像素的位移。就是說照片中沒有的東西,你不能添進去。照片中有的東西,你不能摳出來。另外就是照片色相的調(diào)整也不能太大,你不能把紅的修成綠的,不能把藍的修成紫的。
但是對照片做一些裁切、適當調(diào)整曝光、加一些銳化、甚至輕微調(diào)整一下飽和度都是允許的。
這些都屬于二次創(chuàng)作的范圍。
下面再看兩張我拍的照片。
上面是調(diào)整后的效果,下面是原圖。
下圖左側是原圖,右側是調(diào)整后的效果。作為攝影愛好者的我們,怎么舒服怎么調(diào)就好,當然如果能讓別人看著也舒服就更好了。
再下面是學員的作品,我指導做的后期調(diào)整。
做了裁切,墻面做了壓暗處理,前景人物還略微加了一點虛化效果,大和尚的衣服和圖書封面也做了壓暗處理。最終使得后面的小和尚更為突出。
這些處理自然也是屬于二次創(chuàng)作的范疇了。
其實我們用眼睛看到的世界也是經(jīng)過大腦后期調(diào)整的,我們?nèi)搜劭吹降那逦秶呛苄〉模覀兇竽X中形成的影像,那是我們用眼睛捕捉到的大量單張畫面經(jīng)過大腦處理后拼接的結果,只是這個過程非???,我們感覺不到而已。
但是相機受技術等諸多因素的限制和影響,拍出的照片往往也并不是真實的效果,不管是為了還原真實還是為了藝術加工,都是需要對照片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的。
關于我的觀點,大家如有不同意見歡迎留言中探討。
個人認為是二次創(chuàng)作
何為修圖?對所拍圖片進行的修改就是修圖。不管是增加清晰度、還是修改大小,只要你對原片進行了改動那就是修圖。只是改動的多少會有所不同罷了。但不管怎么說都是你因原圖不理想,才對不理想之處進行了修改,比如曝光的過強、過弱,比如原圖用光太暗要調(diào)亮,太亮又要壓暗,等等。除此之外構圖不理想的也要從新布置一下圖片,讓原圖片上各種元素的位置,讓原片的各種比例趨于舒適合理、產(chǎn)生出美感。
還有些修圖高手還會刪除原片上的一些多余的元素,或添加上一些能表達自己意境或心情的東西,做到移花接木,甚至改變原片的顏色。這一切的完成基本是按自己的意愿來做的,做完之后可能都不再是原片的最初面貌了。所以我認為攝影修圖是二次創(chuàng)作。比如我前兩天回答一網(wǎng)友問題時,對他的原片所做的修圖,就完全按我個人的喜好進行的?,F(xiàn)在再把這些圖用在這里供大家參考。
作為攝影愛好者你有沒有想過成為別人口中的“攝影老師”呢?為什么呢?
不敢想不敢當,相互學習,相互交流。
攝影是一個不斷追求完美的過程,如何接近完美必須得努力努力再努力,學習學習再學習。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要勤學好問,主動向身邊的同志學習,謙虛才能求得真經(jīng),當學生是我的常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