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求教:什么是原廠鏡頭,副廠鏡頭,狗頭?
顧名思義,原廠的就不用說了;副廠就是指配套的非相機制造廠,一般均為專業(yè)的鏡頭制造大廠,如騰龍、西瑪?shù)?;雜牌廠家生產(chǎn)的一般稱為“狗頭”。
一般原廠鏡頭的質(zhì)量比較有保證些,但副廠鏡頭往往是專業(yè)鏡頭生產(chǎn)廠出品,質(zhì)量也不一定就不行。有些原廠鏡頭也不排除有副廠貼牌生產(chǎn)的可能。
還有一種情況是副廠鏡頭明顯優(yōu)秀,如索尼常配套使用蔡司的鏡頭,雖然蔡司成了索尼的副廠,由于蔡司鏡頭的口碑是國際公認的,反而成了索尼的賣點。
索尼單反套機所用的鏡頭是國產(chǎn)貨(上海產(chǎn)),實際上質(zhì)量也還可以。
二、佳能副廠鏡頭比原廠鏡頭差在哪?
主要的差異在于
1. 鍍膜素質(zhì), 各家的鍍膜都技術不公開的, 于是各有特色, 佳能原廠的鍍膜不論是色彩還是銳度都要比副廠的好一些, 當然價格擺在那里了
2. 制造精度. 鏡頭制造的時候, 成像像場是需要矯正的, 于是需要一個標準具, 副廠的標準具貌似不如佳能原廠的好, 此外也有加工精度的問題, 導致副廠的鏡頭跑焦的比較厲害
3. 兼容性. 副廠很多會出現(xiàn)兼容性的問題, 尤其是佳能放出新機的時候, 不過一般都能調(diào)整回來.
以上三點是主要的原因, 也是大家都比較喜歡原廠的原因
三、關于副廠鏡頭的問題
分2個方面比
1.同價位上,副廠強(當然是副廠,否則還混什么呀)甚至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高一個級別的副廠頭(比如恒定光圈級別的)
2.同級別上,原廠強(同上,否則別混了)但是同級別的鏡頭,原廠要貴30%-50%
做工上,則是原廠的強,不過,羊毛出在羊身上,我到覺得,現(xiàn)代工程塑料的壽命不比金屬差多少
佳能,尼康的副廠兼容性一般,這2個廠商,將防抖設置在鏡頭上,目前的趨勢是變焦電機也全在鏡頭上,所以,鏡頭和機身間數(shù)據(jù)交換很關鍵,這兩個廠商又刻意不公開數(shù)據(jù)參數(shù),副廠鏡頭只能摸索,有時會導致相機不識別鏡頭或死機現(xiàn)象,要重啟或跑焦(當然,出現(xiàn)的頻率不高,幾百分之一吧)
相比,索尼,賓得就厚道的多,機身防抖,鏡頭可不帶防抖,價格下降30%,而且參數(shù)公開,兼容性基本沒問題。
推薦騰龍的A16 17-50/2.8,不帶防抖的那款,也有佳能尼康口的
或者適馬的 17-70/2.8-4,也很不錯,這款防抖做的不錯,兼容性好些
四、索尼50mm f/1.4和索尼FE 85mm f/1.4 GM哪個好
在索尼的鏡頭里gm頭是第一檔次的 其次是蔡司 在其次是g鏡頭 最后是什么都沒有的 但其實 gm頭比蔡司頭真的就只是高了一點 如果你不是搞商業(yè)攝影的話 這個差距真心不是很大 所以你要糾結(jié)的不是系列 就只是焦段的 85焦段的效果很專注 在一般的廠家鏡頭序列里面屬于中長焦了 而50相對來說友好一些 近一點可以拍人像 遠一點可以拍拍環(huán)境 屬于掛機比較不錯的頭 當然了 其實最后這些焦段你都是要嘗試的 不知道你現(xiàn)在有什么頭 可以通過這個給你分析一下 如果你是第一次購買的話 我推薦50 或者你可以買85 50焦段的買副廠的鏡頭 也是可以的 我目前有蔡司的55 體積和價格都很友好 屬于我比較好的掛機頭 85gm我一般就是用來拍人像了 拍過幾次風光 景深看起來怪怪的
五、優(yōu)秀的副廠鏡頭有哪些
圖麗12-24F4? 騰龍SP90都是不錯的副廠鏡頭的代表
六、EF 50mm f1.8鏡頭原產(chǎn)和副產(chǎn)之比
現(xiàn)在很多副廠鏡頭都是國內(nèi)組裝了,像騰龍。質(zhì)量還是非常不錯的,所以手頭緊的,可以考慮副廠。其實副廠鏡頭和原廠鏡頭,差距真的并不是太大,尤其在某些焦段,可能副廠還好于原廠。但原廠的兼容性,做工等等,可能高于副廠,但副廠的價格是最好體現(xiàn)。個人感覺,騰龍真的比適馬和圖麗好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