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知道尼康、佳能和騰龍的28-300mm鏡頭那個好些??對比評測的文章也可以?;蚱渌放频娜嫹穆糜晤^
尼康全幅機身可選的一鏡走天下鏡頭就是這兩款了。騰龍和尼康鏡頭的參考報價分別為4760和6350元,差價大約1580元。
兩款鏡頭都有四級水平的防抖,兩片低色散鏡片3片非球面鏡片,9片光圈葉片,全焦段中心銳度在2000線以上(大變焦比全幅鏡頭的邊緣銳度就不必強求了),有0.33倍的微距能力。
尼康的鏡頭對比騰龍的優(yōu)勢在于:采用高級環(huán)形超聲馬達可實現(xiàn)全程手動優(yōu)先自動對焦;采用內(nèi)對焦設(shè)計,對焦時鏡頭長度不變;300mm端最大光圈稍大(5.6/6.3)。
騰龍的優(yōu)勢在于:重量輕巧(555克/800克),使用高折射鏡片使得濾鏡口徑較小(67mm/77mm),價格相對較低。
騰龍的這款鏡頭是其首次采用VC防抖的鏡頭,設(shè)計非常精心,考慮到這類大變焦比鏡頭綜合素質(zhì)受到的制約因素較多,不可能非常完美,性價比較高且比較輕巧的騰龍鏡頭有一定可取之處。值得注意的是,騰龍28-300mm鏡頭有一種一代老產(chǎn)品沒有防抖,發(fā)布于膠片機時代,性能要差出很多,千萬不要弄混了。
補充回答:
沒有看到你還想對比佳能的。佳能的28-300基本不用考慮了,1670克的重量作為旅游頭實在太痛苦了,接近18000元的價格也很離譜,盡管是有3片低色散鏡片的白色L頭,也完全沒有性價比可言。
二、騰龍和適馬鏡頭,對比套機的18-135鏡頭,綜合評價一下,急求.謝謝
我同意2樓,1樓要么就沒用過幾個鏡頭,要么根本就是門外漢。18-135是佳能成像最肉的狗頭,甚至不如18-55。副廠頭分幾種,有比18-135更肉的,比如18-200、18-270,但這些頭都是一鏡走天下的旅游頭,勝在價格只有原廠幾分之一和輕量化;還有適馬AF 50mm F1.4 EX DG HSM這種比原廠頭更貴也更出色的鏡頭;最后也是市場上保有量最大的這種副廠頭,比如2樓提到的騰龍17-50 A16、騰龍28-75 A09這種性能優(yōu)異、焦段合適、物美價廉的鏡頭。我現(xiàn)在就用A16掛機,恒定大光圈,焦內(nèi)銳利,焦段兼顧人像和風景,個人切身體會,比18-135好的多,價格港行才2000.建議把套頭賣掉買個A16掛機絕對不后悔。
三、騰龍鏡頭17-50vc 好用嗎?背景虛化好嗎?
昨天也有人問這類似的問題~其實吧~這鏡頭就是個非主流~
其實這支鏡頭也很尷尬,您使用他的用意何在?拍神馬?只是考慮背景虛化咩?另外是考慮焦變焦方便呢?還是看重F2.8的大光圈呢?或者是覺得有VC功能呢?
如果您是覺得變焦功能方便的話佳能鏡頭18-135mm也是帶IS防抖的,似乎更好用,135mm您還擔心背景虛不了?價格也才1000+;
看重大光圈的話完全可以考慮佳能50mm F1.8定焦,同樣50mm,您覺得F2.8 不如 F1.8 的虛化效果?價格才700+,然而成像效果絕對比這個17-50vc好~
您更不會是考慮這個鏡頭的性價比啦~隨便怎么看,性價比也不如我給您推薦的這兩款,如果您真的考慮花3000+買鏡頭的話,我建議您購買這兩款,加起來也不到3000,絕對物美價廉~
四、我的騰龍17-50(A16)測試兩端都跑焦1cm,這樣影響拍人像么?是否在正常范圍之內(nèi)呢?
感覺騰龍鏡頭制作水平趕不上它的光學技術(shù)水平,老有一種干巴巴的感覺,還是選佳能的好些,佳能是老牌相機制造行業(yè),用的是自主研發(fā)的鏡頭,成像和定焦都很不錯…
五、圖麗和騰龍鏡頭哪個成像質(zhì)量更好
圖麗鏡頭的加工工藝可謂有口皆碑,比原廠一點不差的做工,現(xiàn)在的圖麗又開發(fā)了好幾款適用于數(shù)碼相機DX版的新鏡頭,其光學素質(zhì)也是提高顯著,不比騰龍和適馬的差。如:AF 11-16/2.8、AF12-24/4 II、AF 100/2.8 微距鏡頭、AF 50-135/2.8 鏡頭等。
騰龍鏡頭現(xiàn)在的產(chǎn)品線相對少了點,其鏡頭的做工雖然也不錯但和圖麗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不過幾枚新的鏡頭其光學素質(zhì)還是非常好的,記得它的AF 70-200/2.8 Di LD(IF)鏡頭的光學素質(zhì)直逼尼康小竹炮而超過了適馬著名的小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