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光攝影是不少影友喜愛的一種拍攝手法,特別是在人物題材的拍攝中應(yīng)用較廣:
好的逆光作品可以凸顯唯美感或強烈的輪廓感,給人以獨特的視覺感受:
一、常見的逆光拍攝題材1、逆光人像
這也是最常見的逆光拍攝題材:
2、逆光風(fēng)光/建筑
3、逆光小品
二、逆光拍攝的注意事項1、構(gòu)圖
與其他拍攝手法一樣,逆光拍攝也要做好畫面構(gòu)圖。如果拍攝的是非剪影類作品,構(gòu)圖原則與順光拍攝基本沒有區(qū)別:
如果是逆光剪影,要特別注意畫面簡潔、主體突出,不然會顯得布局雜亂無序:
2、測光
逆光環(huán)境下,主體亮度和背景亮度相差較大,一般不會使用矩陣測光。仍以逆光人像為例,點測光通常比較常用:
(1)要保留人物面部細節(jié),對人物面部進行點測:
如果光比過大,可能導(dǎo)致背景過曝嚴重,此時可以考慮人工補光,平衡光比,比如反光板:
如果需要較高補光強度,可以使用閃燈,最好加裝柔光罩,避免人物面部出現(xiàn)油光:
(2)要拍攝人像剪影,對背景較亮部位進行點測:
(部分圖片源網(wǎng),侵權(quán)立刪)
有點測聯(lián)動的機器可以直接拍攝;如果沒有點測聯(lián)動,可以先將亮部放在畫面中央,測光后鎖定曝光,在移動相機構(gòu)圖拍攝,效果一樣。
愛攝影、愛生活,歡迎關(guān)注”小k印像“,了解更多攝影常識與技巧,共同學(xué)習(xí)進步!
攝影的確是光影的藝術(shù),好的用光如同神來之筆,能為作品增色不少?;\統(tǒng)的講,逆光在攝影中屬于最出效果的光源。使用逆光的基本原則是需要暗背景來烘托光效。逆光用于風(fēng)光攝影:在自然界中,早晚的陽光最容易被用于逆光攝影。通常會選擇身體在地上的投影與身高之比為1:1——2:1之間的光線來拍攝,這時候的光線斜度和光質(zhì)最優(yōu)。(圖為:早晨,初升的陽光照在薄霧環(huán)繞的樹林,美輪美奐)
在確定被攝主體時,一定要觀察主體背后是否有處于陰影(暗部)背景,如果沒有暗背景作為襯托,則拍出的照片將失去逆光效果(缺少輪廓光)。注意事項:拍攝時,一定要給鏡頭戴遮光罩,避免“吃光”現(xiàn)象發(fā)生。自動曝光即可,無需曝光補償。曝光寧欠勿過,曝光過度則逆光效果不佳。(圖為:暗環(huán)境突出了被攝主體,輪廓線優(yōu)美,色彩飽和)
逆光用于小品攝影:我們通常都喜歡拍一些小花小草或秋天的彩葉,拍攝這類題材采用順光,將失去絢爛的色彩。逆光結(jié)合暗背景將能呈現(xiàn)植物鮮艷的色彩和美麗的輪廓。注意的事項:嚴謹曝光過度,照相機自動測光即可,曝光過度則色彩淺淡。(圖為:秋天的彩葉,只有在逆光暗背景下才能體現(xiàn)通透的顏色)
逆光用于人像攝影:或許拍攝人像是人類的本能,每一位攝影人都會經(jīng)常給家人和朋友等照相。用光好的照片能為你豎立“專業(yè)”的形象,也能被被拍攝者珍藏一輩子。(圖為:逆光加上反光板補光所拍攝的面不清晰、輪廓光優(yōu)美的照片)
注意事項:1.選擇暗背景才能拍出人物的輪廓光效果。2.戴遮光罩。3.采用自動曝光模式(光圈優(yōu)先AV、速度優(yōu)先TV和程序快門P)時,需要曝光補償+1級——+1.5級,為的是增加臉部的亮度,否則面部過暗,看不清楚。(圖為:逆光暗背景下,拍攝的紀實類照片)4.增加曝光補償并不是最好的辦法,最佳的選擇是加用反光板或閃光燈對面部進行補光處理。使用反光板時,一定要將板子舉過頭頂來補光,這樣的補光來自人物的上方,顯得很自然。如果放在胸前補光,則會出現(xiàn)難看的底光效果。(圖為:逆光下拍攝的剪影照片)
逆光用于剪影攝影:只有逆光時才能拍出剪影效果,只有在拍攝剪影時才不用選擇暗背景,而是選擇亮的背景。注意事項:按照亮的背景測光并拍攝,這樣亮的背景不會失去色彩和層次,而且,按亮部測光能確保被攝主體曝光不足,只有主體曝光不足才能成為剪影。(圖為:風(fēng)光攝影中,暗的背景才能突出主體。攝影:劉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