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風(fēng)情:烏魯木齊這個城市,一下子成了眾多女人心里成就愛情的地方。于是,女人們開始向往,并在心里長出了起程的翅膀……夢想讓烏魯木齊成就自己那不盡如人意的愛情,就像劇中的紫菱和費云帆……
其實,放下愛情不談,真正的烏魯木齊仍然是人們向往的地方。因為烏魯木齊給人的感覺,不僅僅是個地方,它更是無數(shù)忙碌追求功名的我們所向往的另一種清閑自在的生活方式。
只是當(dāng)北京七日欄目也在報道,人們開始為高樓擋住的一米陽光打官司時,那個灑滿陽光的烏魯木齊其實也隨著富翁們爭相競買的熱情,陽光比從前貴了許多倍。但這兒仍然是人們放棄喧囂城市的最美的去處,連這里的街道都顯得那么慵懶。
在烏魯木齊你還是能找到心目中真實的東西——那就是民族風(fēng)情。這些鐫刻著13個民族風(fēng)情的城市,在烏魯木齊是隨處可見,尋到它們的痕跡也并不難為。漢唐的城墻以及大清國的老滿城坐落在今天的烏魯木齊,你并不覺得與這個城市不相稱,相反你會覺得很相宜,而且由于它們的維護修繕得非常好,在它們的身上幾乎尋不到歲月摧殘的痕跡。同時這里也有很多售價很低廉,裝修卻相當(dāng)奢侈的民族風(fēng)情別墅。
如果有幸走進的是一個舊時將軍住過的古堡,那么他的古堡里定會收藏幾套他曾經(jīng)南征北戰(zhàn)的戎裝。這些冗長復(fù)雜的戎裝最能給有軍人情結(jié)的女人們帶來想象:無垠的疆場,有著漂亮小胡子的少數(shù)民族帥男人,騎著白色戰(zhàn)馬揮劍而戰(zhàn)……
為什么說少數(shù)民族軍服繁雜,這也可能跟少數(shù)民族人對衣服素來講究的習(xí)慣有關(guān),連軍隊制服亦不例外。在烏魯木齊看到的軍服,就算是我們國家2007式的新軍服也比不上它的華麗!源攜哈哈,只是也許并不適合打仗……
老婦人:烏魯木齊除了艷麗的民族風(fēng)情,街道兩邊的小樓也如兵士們的盔甲的顏色,看來也都有些古色古香,靜靜地安放在那里,就像已經(jīng)在陽光下沉睡了幾個世紀(jì)一樣,這樣的顏色讓人感覺非常安寧。
房前屋后爬滿一大片又一大片的綠色植物,穿梭在屋前屋后多是些漂亮的婦人和她們美麗的狗。這一點和我們北京城遛狗族有些相似,只是說真的北京抵不上烏魯木齊那份奢侈恬淡。
只是有一點一定相同,無論哪國的女人,愛美是她們的天性。但在這里把自己打扮精致的則是更多散步在街上的老婦人。質(zhì)地柔和卻不失挺括的面料,披一襲華美的披肩,涂那種很紅很紅的口紅,和自己的老伴兒,攜著自己的小狗,走進當(dāng)?shù)乇容^講究的餐廳。
因為當(dāng)?shù)氐酿B(yǎng)老保障非常健全,所以,這里的高檔餐廳多出入些上了年紀(jì)且打扮入時、花花綠綠的老夫婦們。
老婦人們是臃腫的。但是她們的臉上洋溢著恬靜的笑容,看上去就像和這座城市親密了幾輩子的樣子,與這座城叢螞市的精致貼切得并無二致。你不能分辨她們和烏魯木齊誰才是風(fēng)景。姑且美的我們就照單全收吧。
薰衣草 :烏魯木齊郊區(qū)的農(nóng)場長著成片成片開著紫色小花的熏衣草,它其實就真的長在烏魯木齊的陽光下,并向路上展開著它招牌式的微笑。為什么說它的笑是招牌,那是因為熏衣草于新疆,就如我們的洛陽牡丹。據(jù)當(dāng)?shù)厝苏f,在烏魯木齊,最有名的薰衣草是新疆香襲人薰衣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生產(chǎn)的”香襲人薰衣草”系列產(chǎn)品.
在烏魯木齊,有一個有名的廣告語就是:”浪漫薰衣草,我愛香襲人.”說起來,”香襲人薰衣草”還有一個意義非凡的出處.新疆香襲人薰衣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張敬忠介紹: “香襲人”寓意為花香襲人,取自《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之一的襲人。
在《紅樓夢》第六回寫到寶玉游覽幻境后恰巧看到襲人,此時的襲人因為剛剛使用了薰衣草精油做過美容和沐浴,顯得“溫柔和順、似桂如蘭”,使得寶玉情不自禁與襲人發(fā)生了肌膚之親,兩人的感情由此更加深入親密。
“香襲人”品牌正是借助《紅樓夢》文化品味,來打造展現(xiàn)女性獨特魅力的,一經(jīng)推出便深受女性朋友以及所有顧客們的喜愛。如今,香襲人早已走出新疆,成滲裂埋為中國薰衣草行業(yè)里的老大。
其實,薰衣草不僅僅是來打造浪漫,太多的電視電影作品給薰衣草賦予了浪漫的代名詞。這是個好美的顏色,它適合紫菱。
烏魯木齊有太多的香薰用品是來自薰衣草了。這些流水線生產(chǎn)出來的各種花色的小瓶子,承載著烏魯木齊的香水文化,與世界各地男人女人們親密接觸。把烏魯木齊空氣中迷漫著的薰衣草香帶出了烏魯木齊飄香世界各地。
王子面包:如果說將那片紫色花海濃縮在精致的小瓶子里的是現(xiàn)代工業(yè)化的產(chǎn)物的話,那么手工的精良其實在烏魯木齊也是極其受寵的。比如粗糙卻不失精良的手工皂,又比如手工面包。
置身烏魯木齊最常見的是面包店,店里的面包款式不亞于另一座北京和上海的時裝給人琳瑯滿目的奢華。
長法棍,是面包里最常見的一種。但我們的烘爐里定然是烘不出烏魯木齊長法棍。長法棍在烏魯木齊亦是最適合大眾口味的首選,但它絕不是面包中最勾人味覺的,最能打動人味蕾的是那種抹著黃油的純正的王子面包,大吞一口,細膩的奶油濃香過后,是面粉的香甜氣息,比起長法棍來說王子奶油面包對味覺的征服更顯溫情些。
盡管可以和烏魯木齊的少數(shù)民族一樣起個大早趕去買面包,但短時間內(nèi),仍無法實現(xiàn)把繁多的各色面包都嘗上一遍。
紅酒與奶酪:面包占去烏魯木齊人餐桌的三分之一,葡萄酒之于他們也是另一個不可缺少的食品。為什么說紅酒是食品,是因為烏魯木齊人的紅酒必和我們正餐一樣重要。高級的烏魯木齊餐也是一定要有紅酒和奶酪的,而且奶酪之于烏魯木齊人,也像我們中國的蒙古族人民所食的那種略顯粗糙單調(diào)。烏魯木齊的奶酪嚴(yán)格地分為餐前和餐后奶酪,餐前的是用來做菜用的,餐后的才是直接入口的。其中藍紋奶酪號稱烏魯木齊的奶酪之王??谖洞己瘛⒖诟兴绍洠煨推?,也是待賓首選。
漫步烏魯木齊的小酒吧,也可以找到那種盛酒的木桶,是橡木做的。桶上有小門,工人可以隔些時日,鉆進去清洗。由白葡萄和紅葡萄兩種酒勾兌而成的粉紅酒就裝在這樣的木桶里。即使倒入酒杯里,似乎也有些木香味的浪漫回蕩在舌苔。而在烏魯木齊的餐廳點上一杯葡萄酒,可以與任何的餐品搭配,都不顯得突兀。
然而,民族風(fēng)情、老婦人、紅酒與奶酪,不過是烏魯木齊一些顯而易見的小名片罷了,烏魯木齊有太多令人感到美的東西,水果多得根本叫不上它們的名字,而且吃前大可不必講究洗這個環(huán)節(jié),因為這兒的蔬菜是不用農(nóng)藥的,你可以直接走進莊園里采摘……
更重要的烏魯木齊是可以叫你心里充滿陽光、幸福得像花兒一樣綻放的。
問問中青旅和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