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新疆北疆旅游需要準備什么用品?
去新疆北疆旅游時需要準備用品介紹:
1.各類證件:身份證,學生證,軍官證,教師證,殘疾證,駕照等
2.現在普遍使用電子支付,但不排除某些山區(qū)信號不好,建議隨身攜帶部分現金。
3.行李箱最好是26寸以下,便于出行期間跟車和住宿,新疆某些小地方旅館無電梯。
4.服裝類:羽絨服(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必備),冬天毛衣,加絨褲子,夏天短袖短褲連衣裙。一次性內褲在旅行中非常方便,強烈推薦!晚上要睡得好,記得帶睡衣哦。
5.配件類:墨鏡,圍巾,帽子凹造型拍照必備。保溫杯,暖寶寶,手套,耳罩等等
6.防曬霜(紫外線還是很強的),護手霜,潤唇膏,身體乳,日常護膚品必備,女孩子一定要帶這些!外出氣候干燥,鼻子出血都有可能,一定要攜帶保濕補水的產品。
7.洗漱用品,毛巾,拖鞋等日常護理產品有些賓館不配備,最好自己攜帶。
8.藥品:感冒藥,胃藥等日常必備藥品,最好帶健胃消食片或者酵素,新疆多肉類,蔬菜少且貴。
9.相機,微單,靈眸,無人機,相機鏡頭等攝影攝像設備,三腳架,手機,充電寶,充電線電腦等必要通信工具。
旅行攝影最實用的鏡頭組合是什么?
旅行拍攝的題材,無外乎風景風光,人文紀實,人物人像。
對于攜帶什么樣子的鏡頭組合,根據情況的不同,給出大家三個組合的建議。
一、 自駕游形式的專業(yè)旅拍,并且拍攝主題需要兼顧內容較多。因為有車的便利性,配備一個大的鏡頭包,一個隨身的相機包。帶齊大或小三元(16-35、24-70、70-200)三個焦段的鏡頭,然后加上14mm、35mm、85mm等定焦鏡頭,如果有野外遠攝和打鳥需求,長焦鏡頭也要帶上。
實際拍攝中,根據需求,更換掛機頭,其他鏡頭和器材放在車上就可以了。當然,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雙相機的配備更好。
這是比較完善和專業(yè)的旅拍配備。當然器材和鏡頭很多,很重,是絕對不察帶適合自駕之外的其他旅拍方式的。
二、專業(yè)度要求不高的,隨性隨意的旅行拍攝,交通工具經常變換,而且還可能長途跋涉。建議搭配鏡頭 24-105 加 50定,如果有大光定廣角鏡頭,可以帶上,沒有就算了。一般題材風景、人像,應該可以足夠應對了。
三、品質要求較好的旅拍,但是非自駕形式,器材不宜太笨重、繁瑣。建議鏡頭16-35mm,兼顧廣角風景到人文紀實,然后再帶上50mm定和85定就可以敗陵蘆了。當然,缺少長焦鏡頭的組合,就不要奢望“打鳥”之類的拍攝題材了。
有人會建議,旅行拍攝的室外拍攝,一定要帶上70-200mm這個鏡頭。如果是短途旅行的話,這個鏡頭還可以考慮;如果是長途跋涉的話,體力好的男攝或許還可以,女攝的話,真心不建議。
2016年,我曾帶著70-200mm鏡頭去斯里蘭卡旅拍過,當時只考慮,這支中長焦鏡頭在室外人像的優(yōu)異表現了。整個行程轉機倒車,帶著這么個大家伙,真的是苦不堪言。
這是心有體會的肺腑之言,想帶沒問題,找好小哥哥專門給你背鏡頭哦。
旅行攝影最實用的鏡頭組合是什么?
這個要看你是風光為主還是人文為主。如果在大三元里面考慮,風光為主就帶16—35/2.8加24—70/2.8;人文為主就帶24—70/2.8加70—200/2.8,當然,別忘帶上三腳架和快門線。
第一、16—35/2.8是風光尤其是“大”風光拍攝利器 。它的特點是視角范圍大,適當夸張的畫面更具視覺沖擊力;成像 優(yōu)質 自然,色彩還原度高,拍攝大風光就是首選。
第二、24—70/2.8是人文、活動拍攝利器 。這款鏡頭適應強,能夠兼顧風光、人文、人物活動和人像的拍攝,畫面變形很小,尤其適合城市風光、人物活動的拍攝,人像拍攝也有良好的表現。
第三、70—200/2.8是人物和“小”風光利器 。它是人像拍攝的利器,焦段較長,與人物的拍攝距離適中,不會有被拍者很拘謹和尷尬的情形,適合大場景人物活動的拍攝,近能特寫,遠能全景;拍攝風光也有不錯的表現,如果覺得它的視角還不夠大的話,可以借助接片手段,也能拍攝中上場景的自然風光。
究竟使用深樣的組合,主要看本趟旅行拍攝的主要內容和個人使用喜好,不能絕對的看待。
旅行應該是邊玩兒邊拍,將自己走過的地方比較有特點的內容記錄下來,這個就需要個人負重越輕越好,這樣才能玩兒的高興,要是帶的東西重的自己都受不了,那還有心情旅行拍攝呢?
建議:根據自己 的 旅行目的,取舍攝影器材,如果去非洲大草原,建議帶長焦;如果去風景區(qū),16—35或24—70:如果去人文味道濃厚的地方,建議帶24或35定。
18--200;24--240
這些是我常用的設備,來張合影先,漫漫旅行路上,誰不希望一路出大片,留給以后的自己細細品味、回憶,當然,在設備上,就不能馬虎,都說手機也可以出大片,那是給廣大人民群眾的福利,不是給追求完美的我們!
旅行拍攝,近交!遠攻!怎么說呢,由于我們要不斷的更換新鮮拍攝環(huán)境,近攝和遠攝盡量能夠滿足快速切換,這樣在旅途上才不會錯過一些瞬間即逝的美妙風景、還有那些人,那些事!
所以設備上我個人汪頌使用的是雙機雙鏡,5d3+a7r3,鏡頭35 1.4+70-200 2.8,這種鏡頭組合能夠在我盡量保持能夠保證畫質的條件下能夠快速的切換。當然,單機也可,就是換鏡頭稍微耽誤時間。
35mm1.4 L鏡頭應用范疇很廣,人文,風景,特寫,星空,她幾乎全能,在有模特的情況下,可以較近距離拍攝,方便與模特溝通,畫質上更不用說,用過的都知道她的好:)不廢話,最具實用價值鏡頭非他莫屬!(個人習慣問題,不喜就噴哈)
70-200 2.8,雖然與35畫質有一定差距,好在是大光圈變焦,在遠處自己無法到達的區(qū)域,使用能夠及時抓拍有效鏡頭,不錯過每一寸風景,旅行必備佳品!
我的配置基本就是這樣,和萊卡大咖們的追求比肯定不如了,不過我覺得還是蠻實用的,圖片均為本人拍攝!僅供參考,互相學習。
旅行攝影,我個人理解,首要的是旅行,次要的才是攝影,與純粹的外出攝影創(chuàng)作不同(自駕游除外)。
我喜歡“跟團游”,也喜歡攝影。我使用的是尼康D810相機, 旅游 時鏡頭組合是:尼康“大燈泡”(14-24f2.8)+“大竹炮”(70-200f2.8)。兩種金圈變焦頭,不僅畫質不輸定焦,而且拍攝起來也方便。無論是拍風光、建筑等大場景,還是拍人文、人像、動植物,尤其是手持夜景,都能應對自如。
有人喜歡帶24、28、35、50大光圈定焦,加“大竹炮”也是可行的。
下面分享的照片,是我 旅游 時拍攝的,希望能拋磚引玉,得到師友們的指點。
旅行大多拍攝題材就是風光,人文和人像。
各題材又可細分,比如風光,有些人又傾重于星空,有些人又是生態(tài)攝影,專業(yè)打鳥。
所以旅行沒有最佳鏡頭組合,根據你的拍攝目的和需求。
當然,如果你只是一個旅行攝影愛好者,不拘泥于某一題材創(chuàng)作,或者是風光,人文,人像都會涉獵,那么建議大三元都帶上,然后戶外再帶個35/1.8定焦鏡頭,我覺得就足夠了。至于“大三元”是哪些鏡頭,解釋如下:
“大三元”鏡頭指的就是恒定F2.8最大光圈的三只變焦鏡頭的總稱。這三只鏡頭一只是負責超廣角、一只負責標準變焦,一只負責長焦,三者加起來可以覆蓋從超廣角到長焦的最常用焦段(佳能和索尼是16-200mm,尼康是14-200mm,賓得是15-200mm),因此,就被稱為“大三元”。同時,只有最高檔次的恒定光圈鏡頭,才能被冠以“大三元”之名。
除此之外,你的機身裝備和體力狀況,你的鏡頭拍攝使用經驗,拍攝技術水平,旅行目的地環(huán)境(大海,沙漠……),旅行方式(長距離徒步或其它方式)都會影響到帶什么鏡頭,因為畢竟鏡頭又重,換鏡也麻煩 。
總結一下,只有根據旅行目的地,拍攝需求和個人興趣,挑選最適合此次旅行的拍攝裝備和鏡頭。如果只帶3個鏡頭,非要最實用,我選35定焦頭和24-70,還有70-200。如果只帶一個,我選24-70焦段。
求所必而棄不必 ,歡迎各位攝友,驢友補充,指正,交流。
廣角1635,長焦70 200。
本人也喜歡經常旅行,看看不同地方的美景及人文,試過背一些器材出去,還有無人機gopro 之類的都背出去過,但久而久之意識到很多時候背太多器材都是用不上的,反而給旅行帶來不小負擔,所以推薦一鏡到3鏡,出去旅行畢竟是帶有人文色彩,拍人的時候最好帶一些周圍環(huán)境的風情,所以不太推薦背長炮出去,除非是有拍野生動物鳥類等需求。
一鏡24-105
二鏡24-105+35定
三鏡24-105+35定+12或14定
四鏡大三元+85定
五鏡大三元+35定+85定
再多可以都換成定焦頭了,不過那樣的旅行就像抗袋面在路上走,實在讓人受不鳥,極大的降低了旅行的樂趣。
其實旅行攝影只是一個大的范圍,旅行途中也會有人像創(chuàng)作,風景小品,甚至微距攝影等等,所以沒有一鏡走天下的鏡頭,只能根據自己旅行途中主要的拍攝題材來選擇,因為各自用的品牌和機型不同,所以就不推薦具體的鏡頭組合了,就從鏡頭類型方面來說一下。旅行攝影里面風景拍攝自然占大多數,所以要有一款畫質比較好的廣角鏡頭,為了構圖方便最好是廣角變焦鏡頭,光圈適中即可。因為有時候還需要有夜晚和星空的拍攝,所以可以再上一款超廣角大光圈的定焦鏡頭,拍攝宏大場景的片子。中間焦段來說可以選擇24-70適合平時當做掛機頭,風景人文都可以搞定,然后長焦可以再搭配一只70200,只要不打鳥不射月,基本的都可以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