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維吾爾族的服飾特點
維吾爾族傳統(tǒng)服裝極富特色:男子穿“袷袢”長袍,右衽斜領(lǐng),無紐扣,用長方絲巾或布巾扎束腰間;農(nóng)村婦女多在寬袖連衣裙外面套對襟背心;城市婦女現(xiàn)在已多穿西裝上衣和裙子;維吾爾族男女都喜歡穿皮鞋和皮靴,皮靴外加膠質(zhì)套鞋;男女老少都戴四楞小花帽;維吾爾族花帽有用黑白兩色或彩色絲線繡成的民族風(fēng)格圖案,有些還綴有彩色珠片;婦女常以耳環(huán)、手鐲、項鏈為裝飾品,有時還染指甲,以兩眉相連形式畫眉;維吾爾族姑娘以長發(fā)為美,婚前梳十幾條細(xì)發(fā)辮,婚后一般改梳兩條長辮,辮梢散開,頭上別新月形梳子為飾品。也有人將發(fā)辮盤系成發(fā)結(jié)。地毯、花帽、艾德來斯綢、民間印花布和英吉沙小刀等是維吾爾族最盛名的傳統(tǒng)工藝制品。
花帽,是維吾爾族服飾的組成部分,也是維吾爾族美麗的標(biāo)志之一。早在唐代,西域男性多戴卷檐尖頂氈帽,款似當(dāng)今的“四片瓦”。到了明代,因受阿拉伯和中亞文化的影響,維吾爾族男子削發(fā)戴小罩刺繡花帽。清代初期,維吾爾族花帽在用料和款式方面,有了新的發(fā)展。冬用皮,夏用綾,前插禽羽。女帽皆用金銀線繡花點綴與裝飾,喀什干的四楞花帽脫穎而出幾乎成了維吾爾族花帽的主流而延續(xù)至今。經(jīng)過各地維吾爾族人民的不斷創(chuàng)新,花帽做工愈益精細(xì),品種更為繁多。但主要有“奇依曼”和“巴旦姆”兩種,統(tǒng)稱“尕巴”(四楞小花帽)??偅悍椥问角逦?,紋飾多樣, 色彩鮮艷,圖案古樸,工藝精湛。
二、新吐魯番盆地的人們服飾有什么特點
真的沒什么特別的,我是土生土場的吐魯番人,穿著打扮和其他地方的沒有任何區(qū)別。
三、土家族有哪些衣著特點
男子服飾
頭包青絲帕或青布,白布帕2.3至3米,包成人字路。較古老的上衣叫“琵琶襟”,安銅扣,衣邊上貼梅條和繡“銀鉤”,后來逐漸穿滿襟衣(多指中年以上者)和對胸衣,青年人多穿對胸衣,正中安五至七對布扣。褲子是青、藍(lán)布加白布褲腰,鞋子是高粱面白底鞋。
[編輯本段]女子服飾
頭包1.7至2.3米青絲或青布帕,不包人字路形。上衣布:一、大襟,左開襟袖大而短,無領(lǐng),滾邊,衣襟和袖口有兩道不同的青邊,但不鑲花邊。二、銀鉤,這種衣為矮領(lǐng),衣襟和袖口鑲寬青邊,袖口青邊后再加三條五色梅花邊,胸襟青邊則用彩線繡花。三、三股筋,衣大袖大,袖口鑲16.5厘米寬邊,領(lǐng)高1.65厘米,鑲?cè)龡l細(xì)邊。四、結(jié)婚衣,新娘喜穿“露水衣”(即紅衣),這種衣長而大。 女鞋較講究,除了鞋口滾邊挑“狗牙齒”外,鞋面多用青、蘭、粉紅綢子。鞋尖正面用五色絲線繡各種花草、蝴蝶、蜜蜂。
繡花鞋墊,是姑娘贈給意中人最珍貴的禮物哦。
[編輯本段]小孩服飾
突出在帽子上。按年齡、季節(jié)確定帽形:如春秋戴“紫金冠”,夏季戴“冬瓜圈”,冬季戴“狗頭帽”、“魚尾帽”、“風(fēng)帽”等。這些帽子上除用五色絲線繡“喜鵲鬧梅”、“鳳穿牡丹”和“長命富貴”、“易養(yǎng)成人”、“福祿壽禧”等花鳥和字外,還在帽沿正面縫上“大八仙”、“小八仙”、“十八羅漢”等銀菩薩。
[編輯本段]服飾設(shè)計
土家族婦女服飾上的衣袖與褲腳圖案完全采用“挑花”法,也就是在布上用針刺上連貫的“小十字”,以之聯(lián)成線條或方塊,再組合成花鳥魚蟲等圖案。在構(gòu)圖中,運(yùn)用色彩變換,體現(xiàn)出律動感覺。用色彩綠、紅、黃或為黃、綠、紅,這種形同色異,不換形而換色的方法,促使呆板的、單一連續(xù)的紋樣豐富起來,艷麗多姿,給人以美的享受。這些精巧的服飾,可說是土家人的智慧,是民族服飾的珍品。
[編輯本段]服飾色彩
在土家族的心中,繁多的色彩中,紅色則最受人青昧。紅色有著熱烈、鮮艷、醒目、樣和之感,因此喜紅者諸多。有色必有紅,久而久之,不但在服飾上而且在生活上也形成了無紅不成喜,有喜必有紅之俗。“改土歸流”后,由于受封建王朝的壓制,以及中原文化的強(qiáng)大影響,土家族的服飾男女服裝均為滿襟款式,改掉了“男女服飾不分”的民族服裝,加以土家族的家織花邊,保持著本民族服裝的濃厚特色。
[編輯本段]服飾特點
土家族婦女穿的是無領(lǐng)滿襟衣。衣向左開襟。從上領(lǐng)到下擺到衣裙腳繡有一寸五寬的花邊,衣袖各有一大二小三條花邊,大花邊一寸五寬,小花邊有手指寬。袖大一尺二寸許,花邊寬窄與衣袖相同,褲大約一尺五寸。另外,胸前外套圍裙,俗稱“媽裙”,圍裙上為半圓形,下為三角形,從上半圓形及下腳也有一圈花邊,寬約一寸。圍裙胸前繡有花約五寸見方,圍帶即花帶均為五彩絲線織成,一般二尺長,兩頭分別留有三寸未織的花緩。顯示出土家婦女的心靈手巧。
[編輯本段]孩童鞋帽
土家族的孩童衣褲不多講究,主要注重的是鞋帽。小孩一般戴貓頭尾巴帽,帽子前額用金銀打就的十三個菩薩像,中間大的一個為觀音坐像,兩邊釘有十八羅漢像,虎帽兩側(cè)至兩腮前有銀勾,用于小孩系帽用,帽頂兩側(cè)用白兔毛做成的虎耳,上前掛銀鈴,虎帽用大紅綢緞做面料,前檐繡有一個“王”字,后腦繡有雙龍搶寶等圖案,胸前持有金鎖銀牌,上打有“福、祿、壽、禧”字樣,帽后懸有金鏈銀梁。小孩的鞋也為老虎鞋;用紅綢緞做面料,鞋尖向后翻,兩耳插上兔毛,前繡一個“王”字,兩側(cè)繡花。土家族是祟虎的,小孩穿戴虎帽、虎鞋是受虎的“圍撫”,邪惡不敢侵害,可避邪壯威,既可使小孩顯得天真活潑,伶俐威武 。